第6部分(第1/4 頁)
�鈉笠禱肪持校�喚黿鍪薔��芾碇�叮�幕�の丁⒓壑等∠頡⒌賴縷沸浴⒍勻誦緣畝床斕鵲齲�汲閃似笠盜煨渲�匭搿4�車腗BA一時難以適應。�另一方面,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專業知識變得格外重要。一般的MBA,沒有相應的專業訓練,就變成了看似無所不能、實際上什麼也不懂的萬能膏藥。比如經營一個高科技產業,有生意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比MBA更為勝任。你很難說建立GOOGLE的人不懂管理。但一個MBA創造不出GOOGLE。另外,如現在越來越龐大的醫療產業,需要大量管理人才。但是,教一個醫生學會管理,比教一個MBA精通醫術要容易得多。所以大家也就不僱MBA了。
�更糟的是,MBA成為自己所創造的“管理時代”的受害者。在這種“管理時代”生存,不論幹什麼,都得有些管理才能。不久前一個外科醫生在《紐約客》上報怨,自己這個行當在經濟上的成敗,往往不是取決自己的手術做得多麼漂亮,而是取決於經營。比如,一週做那麼多手術,你必須事先知道病人有沒有醫療保險、有什麼樣的醫療保險。如果手術費用的單子有30%被保險公司拒付,你就賠了。如果這個百分比降到15%以下,你就開始賺錢。所以,一個醫生就是自己診所的半個CEO,半個律師(知道如何防止和對付醫療訴訟)。有這些經驗,再學本專業的管理技巧,比MBA的優勢就更大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傳統的MBA的僱主,開始從法學院、醫學院、工學院、甚至傳統的文理學院的博士課程中錄用人才。與此同時,MBA的課程也開始改進,大力發展與其他專科合作的聯合課程。比如,筆者一位朋友,辛辛苦苦上完醫學院,當了幾年住院醫生,再熬幾年,就成了正式醫生。但是,他卻突然決定重新當學生,就讀耶魯的商學院的管理和醫學聯合學位。這樣的訓練,就是為在大醫院當院長鋪路,要醫商兼通。�如今MBA還硬的,全美只有哈佛、斯坦福、芝加哥、賓夕法尼亞、哥倫比亞、達特茅斯、耶魯等前10到20名頂尖的商學院。跨國公司招募的MBA,在世界範圍內主要也不過集中在30個一流商學院之中。根據《金融時報》的調查,美國前10所商學院2001年的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後掙的平均年薪接近15萬美元。在1999到2004年期間,經濟雖然不景氣,但這些商學院的MBA平均年薪還是上漲了138%。他們仍然是天之驕子。�但是,全美排名第50到100的商學院的MBA,就不那麼運氣。他們畢業三年後的平均年薪低於9萬美元。這雖然是不錯的收入,但看看讀MBA的投資、畢業後留下的債務,就不能簡單地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了。最糟的是四流的商學院。那裡的MBA,畢業找到個管理的飯碗就算不錯了,因為如今蒸蒸日上的網上大學提供的MBA畢業證書,都可以和這些四流的MBA競爭。一份2002年發表的研究甚至認為,沒有證據表明MBA教育和事業成功有直接關係。�不過,MBA並非全面看跌。除了那些名校的MBA外,亞洲市場對MBA需要甚大。大量美國的MBA謀求到亞洲就職。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2005年2月由美國7所名校舉辦的一次招聘會中,7個亞洲的職位吸引了337位申請者,競爭十分激烈。哈佛商學院的“亞洲商業俱樂部”擁有160名成員,是該學院規模最大的俱樂部。賓夕法尼亞的Wharton商學院,2004年有�6。3%�的畢業生到亞洲供職,2005年則預計提高到7。5%。只可惜,美國學生語言訓練不足,到亞洲求職,常常在第一道關上就被語言卡住。這是目前的MBA課程沒有解決的問題。另外,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海外MBA吃香,希望到歐洲修MBA的美國學生越來越多。以倫敦商學院(LondonBusinessSchool)為例,那裡的美國學生,比任何其他國家的學生都多,甚至多過了英國學生。美國的跨國公司要征服世界,就需要這些全球型的MBA。�MBA如今走進了“創造時代”。這本身並不意味著MBA的出局,而是MBA的泡沫的破滅。MBA的訓練,從人際溝通的“軟”技巧到專業科技的“硬”知識都有些兩頭不靠岸。經過改革,MBA還會在新時代發揮其作用。但是,管理萬能的神話已經無法維持。用中國人的老觀念說,人要學點真本事,不要老“玩虛的”。在管理普及的時代,學管理的人,要多想想自己還有什麼別人沒有的東西。
在大學中掙扎的勞工子弟(1)
我已經在美國的大學裡教了一年書了,但仍然感到難以理解我的學生。�2004年離開耶魯來到薩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