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個橋樑。現在,中關村把這個橋架起來了。如果你在1996年購買一臺〃奔騰〃,來取代你在10年前購買的老式〃286〃,那麼你只需要花費四分之一的錢,而你的新機器的效能卻能提高1萬倍。
一個傑出的企業領導者,有可能影響整個國家的消費潮流。這一點在1994年就被證明了,現在再次被證明。普通中國人的〃微機時代〃就這樣開始了。這一年,他們買走了210萬臺微機,比此前十幾年買去的全部微機還要多,而私人電腦的比例增加更快。此外,中國人在這一年還買了十幾萬輛汽車、幾十萬臺影碟機、幾百萬臺空調、上千萬臺彩色電視。不過,沒有人說〃VCD時代〃,也沒有人說〃空調時代〃或者〃電視機時代〃,至於〃家用轎車時代〃,還要等好多年才有人提起。當時似乎只有電腦讓人興奮。《試驗區報》有位記者興致勃勃地寫道:〃電腦成為城市居民的新寵。〃還有個記者索性說:〃中國家庭進入電腦時代〃,這都是有一點根據的。由中國青年報完成的一項針對北京市的調查表明,1996年有47?7%的中學生家裡有電腦或學習機、81?1%的中學生用過電腦,100%的中學有電腦和計算機課。這項調查發表於1996年12月15日,裡面還提到,在中學生裡,有9?9%每天使用微機,30%經常使用,〃學過計算機程式設計〃的人達到了32?1%。這些學生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誰將成為中國未來的比爾o蓋茨〃。
虹←橋←書←吧←。←
第69節:三次浪潮,潮起潮落(9)
中國人對於電腦的狂熱,正好出現在一項極其重要的新技術被引入普通消費市場的時候。這項新技術就是網際網路。有意思的是,那位微機時代的英雄,比爾o蓋茨,曾在很長時間裡對網際網路不屑一顧。傑出的人常常犯一個錯誤,過分關注讓自己成功的領域,而對新興事物反應遲鈍。比爾o蓋茨百密一疏,周圍的人全都意識到這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他卻還不在乎。直到1995年的某個夜晚幡然醒悟,他跳起來,給公司3萬員工發了一個電子郵件,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他的郵件叫做〃網際網路大沖浪〃,後來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比爾o蓋茨的所有決策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個,是他在那個郵件中要求屬下在第二天早晨把電腦裡的舊程式全都刪去,義無反顧地迎接新時代。
由於接連發生了兩個標誌性的事件,人們通常都把1995年到1996年的幾個月看作世界網際網路歷史的起點,這就是〃網景〃和〃雅虎〃的前後上市,並且獲得巨大成功。其實,歷史的前奏在10年前就已經開始。1984年,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的兩個研究生,桑迪o勒納和倫納德o波薩克,設計出一個小型的本地路由器。在那之前,美國大學校園裡的計算機終端不能互相連線,斯坦福大學也是如此。如果桑迪o勒納希望把自己的資料送給隔壁房間裡的倫納德o波薩克,那就必須先把資料傳送到網路上,然後由另一區域的計算機接收,後者是個特殊的路由器,價值10萬美元。在這對年輕的學生看來,這種方式既愚蠢又荒唐,於是他們著手設計一種方法。在這種方式下,地址是本地的,資料首先被留在大學校園的內部網,而有網際網路地址的信件將被路由器自由地送到公共網上。由於斯坦福大學擁有強大的工程系統和傑出人才,就為勒納和波薩克提供了實現他們夢想的條件。1984年,他們完成這項設計,並且創辦一家公司來實現大規模的生產,這就是後來人人皆知的思科公司。
這對年輕人將微處理器與一套相當複雜的軟體相互耦合,製造了最初的網路裝置。由於網路技術還是一個新事物,前景不明朗,所以大多數人對它並不看好。這種消極主義的情緒增加了網路技術的風險和投機性。思科的創辦者一度陷入財務窘境。但是矽谷的風險投資機制拯救了他們。他們很快從紅杉聯合公司獲得一筆錢。後者的老闆名叫唐o瓦倫丁,曾是國民半導體公司的營銷主任,還在仙童公司呆過一段時間。很多年來,他一直因為錯失對蘋果公司的投資機會懊喪不已。這個錯誤讓他以前的僱員庫拉後來居上,透過為蘋果提供種子資金成了億萬富翁。
但是瓦倫丁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他在思科影影綽綽地看到網路革命的曙光,就決定不顧一切。藉助於250萬美元的投資,他成了思科公司的董事長。他開始督促兩位創始人對公司採取更為專業化的管理。勒納和波薩克是一對技術天才,卻都缺乏競爭的天性。而在瓦倫丁看來,這種天性恰恰是讓技術通向市場的最重要的臺階。於是他提出買斷創業者的全部股票,並讓他們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