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無所獲(第1/2 頁)
一百三十三天。
也就是三分之一年,四個多月,一個學期,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但要是換成海上漂流生存呢?
海上生存一百三十三天。
這是一個任何人聽起來都不可思議的資料,由華夏人創造的。
“他的名字,就叫潘濂,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華夏人,被醜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世界求生冠軍’的男人。”
畢方說的是真實事件。
實際上,這個世界除了文化產品有些不同,但絕大部分歷史都和先前的世界沒有任何區別,連人也一樣。
二戰爆發時,英國大量招募華夏海員,其中就有潘濂。
四年後,當時的潘濂在大西洋上運輸戰時物資,被德國潛艇發現,潛艇先後向商船發射兩顆魚雷。
之後的故事大家也能猜到,當第二顆魚雷又擊中商船,船身迅速下沉,產生了極強的吸力,把他拉向海底。
慌亂中,潘濂抓住一塊木板,浮出海面。
當他漫無目的地在海上漂流2個小時,即將絕望之際,奇蹟發生。
商船上的一個救生筏,沒有被炸壞,漂了過來。
救生筏是正方形木筏,四個角有桅杆,而且木筏兩旁的隔離間有金屬箱。
金屬箱裝著各種罐頭和食物和40升淡水,糖,煉乳等等,還有幾發照明彈和手電筒。
“雖然當時很多貨輪都配有這樣的救生筏,但是長期生存的僅有潘濂一人。因為在海面上漂流並不容易,這是智慧和毅力的考驗。”
觀眾們都驚訝不已,這種生命的張力,簡直誇張到難以想象。
之後潘濂和畢方的處境就差不錯了,不過他雖然也在大西洋遇難,緯度卻更低,不像畢方一樣無法入水,但高溫也意味著潘濂需要更多淡水。
“他用頂棚收集雨水,結繩記日,求生慾望極其強烈。還用手電筒裡的彈簧做成魚鉤,將纜繩搓成細魚線。附著在木筏上貝類的軟體當魚餌……甚至還用鐵罐子打造出一把簡陋的刀。”
【臥槽,厲害啊!】
【誰說華夏人不能挑戰人類極限?】
【其實我覺得方神一直都在挑戰極限,我到現在還沒看到比他更牛逼的人存在!】
【對!方神天下第一!】
【誰說華夏人不能挑戰極限,方神不就是極限嗎?他在哪,哪就是巔峰!】
觀眾們情緒激昂,沒錯,誰說華夏人不能挑戰人類極限?
方神已經是了,他所在的位置,就是人類巔峰!
如果有高峰,那他就是高峰,所有人都只能追逐背影!
“別,話可不能這麼說。”
畢方自己都被網友的誇讚說得有些害臊,世界上能人還是很多的,奇人異事數不勝數,只不過沒有機會站在大眾面前而已。
還是低調些好,雖然自己有系統,但也不過是半年光景,現在就說是世界第一太誇張了,再過幾年,再過幾年吧。
至少現在的畢方感覺自己離潘濂還有一定差距,這種差距不是技巧和經驗,而是意志力。
在求生的後期,潘濂因為長時間的海水腐蝕,沒有淡水洗澡,又缺乏蔬菜中的維生素,四肢的面板長出了膿瘡、潰爛,關節浮腫。
他所唯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
有時在飢渴疼痛中,他就狠捏自己浮腫的肌肉,不然自己睡著,否則那將是長眠不醒。
二戰時期有不少船員靠救生筏逃生,但兩三個月後就會喪失求生慾望,最後絕望、瘋狂,放棄生存。
畢方不知道自己陷入如此絕境,能否也擁有這樣的強大意志,但這不妨礙他表達欽佩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某一次有商船駛過,潘濂發了訊號彈。商船發現了,還開了過來,可當他幾乎能看見甲板的人臉時,船卻開走了。”
講到這裡的時候,畢方語氣微微有些變化:“原因就是他是華夏人。”
直播間氣氛有些沉悶,就連國外網友也都沉默了,甚至有人感到愧疚。
所有人都明白那段時間的歷史,這種事不說也能明白,不過一切都好起來了。
但凡有人敢再小覷這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家,必將付出血的代價!
“不過結局是好的,最終潘濂被漁民救起,一直活到73歲才壽終正寢。”
觀眾們情不自禁的點點頭,但很快,又有人意識到了新的問題。
畢方現在的處境貌似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