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以增加分量;成本也非常低;接著加進一種叫做組織狀大豆蛋白的東西;產生柔軟的口感;這種大豆蛋白也叫做“人造肉”;現在還被用於製作便宜的漢堡;隨後;用大量的牛肉濃汁、化學調味料等來增加味道;為了使口感嫩滑;還加入了豬油、加工澱粉等。
()免費TXT小說下載
加入黏著劑、|乳化劑;以便使機器批次生產更容易;用著色劑讓顏色好看;用防腐劑、pH 調整劑延長保質期;用抗氧化劑防止退色——安部司的操作駕輕就熟。
即便是調味汁和調味番茄醬也要控制成本;使用新增劑來做出“具有那種味道的東西”:把冰醋酸對水稀釋;用焦糖色素使其變黑;然後再加入化學調味料;做成“仿調味汁”;把番茄醬用著色劑上色;加入酸味劑;用增稠多糖類增加其黏度;就做出“仿調味番茄醬”。
這種用了二三十種新增劑、幾乎可稱作“新增劑堆”的肉丸;一盒售價不到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8元);因為成本才二三十日元。
肉丸一上市就銷售火爆;據說製造商僅靠這一種商品的利潤就蓋起了一座大樓。
安部司自己也為研製出這種肉丸而自豪—— 廢物利用製成食品;有利於環保;也讓家庭主婦得到實惠。
但當他驚覺自己的孩子正開心地吃著這種肉丸的時候,“我才清楚地認識到;我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這種肉丸。”他說;“原來我只認為自己是‘生產方’、‘銷售方’;那一刻我才意識到自己也是‘買方’。”
新增劑的資訊沒有完全公開
對於意識到自己是“買方”的安部司來說;許多以前熟稔的資訊都變得別有意味。
某工廠的廠長總在私下裡說:“我那裡特價出售的火腿根本不能吃。”鹹菜加工廠的廠長也經常說:“雖然價格超低;但還是不要買我們家鹹菜的好。”因為那是把發黑的蔬菜漂白後;用合成著色劑上色而成的。
安部司並沒有犯法;他一直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新增劑使用方法、標準和用量;並且在產品標籤上也做了明確標示。“但這樣也抹不掉我的罪惡感。”
製造商降低了成本;超市以便宜的食品帶動營業額高漲;消費者買到看上去幹淨又好吃的便宜東西;本來要花兩個小時才能做好的飯菜;現在只要5分鐘就能搞定——食品新增劑看起來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但是;安部司關心的是;消費者完全不知道在什麼樣的食品里加入了多少新增劑;資訊沒有做到完全公開。
產品背面的標籤上;配料表裡一般都標註了使用的新增劑。但是光讀標籤是讀不懂的;安部司想要揭開的就是其中不為人知的“黑幕”。
新增劑公司為了賣出更多的新增劑;將磷酸鹽、亞硝酸鹽和有機酸鹽等數種新增劑混合在一起;按著色用、緊縮肉質用、改良品質用等不同用途出售。製造商則被相關法律允許合併標示;即把若干種新增劑算作一種進行標示。
而對於包裝表面積在30平方厘米以下的產品、散賣的加工食品、超市自己製作的副食品;則有免標的規定。
這些以前讓整個行業都順暢執行的法規;在被“肉丸子事件”刺激後的安部司看來;都成為消費者瞭解食品真相的障礙;而他也厭棄了“食品新增劑之神”的身份;而是想要做一個“食品新增劑翻譯者”;讓公眾有更多知情權。
安部司知道;目前日本有1300多種新增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五六百種。他估算;一個人每天攝取的新增劑大約10克;一年約4000克;與人均每天食鹽的攝入量大體相當。光吃一個三明治;就可能同時吃進去|乳化劑、酵母粉、調味料、pH 調整劑、磷酸鹽、香料等20多種新增劑。每一種新增劑儘管都經過了國家質檢部門的檢驗;但複合攝取的結果究竟如何;卻是未知和模糊的。
這些問題讓安部司擔憂。
他從新增劑廠辭了職;沒了高薪;生活一度沒有著落。
“良心標準”
在新增劑領域十幾年的資歷;總是為安部司帶來一些求教者。
面對聽眾中的孩子們;他經常做的一個試驗是“甜瓜飲料”:
在一杯白水中;加入藍1號著色劑;水變成了純藍色;然後加入黃4號著色劑;水變成了純綠色。綠得和甜瓜的顏色一樣。
“這兩種顏色;全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他會這樣告訴孩子們。
隨後;他又會在這杯綠水中加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漿。以前飲料裡都加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