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過程,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傷亡和內耗。
(三)就這樣成為遼東的王
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努爾哈赤還非常注重政權基礎的準備,逐漸開始修築城池,初設權力機構,籌劃政權的建立。
萬曆十五年,努爾哈赤在呼蘭哈達東南,“築城三層,起建樓臺”,修葺“汗王殿”。俗稱此城費阿拉。同年六月,定國政,草擬法令,制定管理措施。“凡作亂、盜竊、欺詐,悉行嚴禁”。
萬曆三十一年,努爾哈赤將都城遷到赫圖阿拉(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在蘇子河與嘉哈河匯合處的東岸,“因山為城,壘土為郭”。城高七丈,雜築土石,或用木植橫築。有內外兩城,努爾哈赤及其親貴居住內城,軍隊則紮營外城。奴隸、奴僕居城內,鐵匠等工匠分居各城門外。此城俗稱老城,它是建州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努爾哈赤進攻遼瀋地區的牢固基地。
萬曆四十三年,由於勢力規模不斷擴大,努爾哈赤設立理政聽訟大臣五人,扎爾固齊十人,佐理國事。“每五日集朝一次,協議國政,軍國大事,均於此決之”。並規定,凡判斷民人訟獄,先經扎爾固齊(都堂)審問,後入告五大臣,五大臣複審,報告諸貝勒,眾議奏明,最後由努爾哈赤裁決。此外,還有分管庶務的官吏,如掌管倉庫的撥什庫,管理文書的巴克什。為了選拔人才,充實權力機構,努爾哈赤還定下選取官吏的標準:“不要看出身,要看心術正,大才能的任用。不要看門第,要看德才,充任大臣。”努爾哈赤這種不拘一格的選拔手段為人才的彙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他招募了許多頗具指揮才能的名將。例如幫助他理政、聽訟、統兵征戰的“五大臣”便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史書記載:“額亦都驍勇善戰,能挽強弓十石,善於以少敗眾,軍功累累,所向無敵。輒為軍前鋒,用兵垂四十年,未嘗挫衄。費英東,智勇雙全,多次領兵出征,功勳卓著,被譽為‘萬人敵’。三十餘年裡,每戰必身先兵士,衝突堅陣,當其鋒者,莫不披靡。安費揚古,屢敗敵兵,克城破堡,勇冠三軍,被賜號為‘碩翁科羅巴圖魯’。扈爾漢、何和禮亦為能征慣戰軍功卓著之勇將。”而在這著名的“五大臣”以外,還有揚古利、勞薩、圖魯什、巴篤禮、冷格里、薩穆什喀、阿山、吳拜等等,也是身經百戰、屢建奇功之猛將。
▲虹橋▲書吧▲。
第49節:奈何江山唱晚(49)
除了攻城拔寨的武將之外,努爾哈赤也籠絡了不少頗具才智的知識分子,例如額爾德尼和達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額爾德尼,自幼明敏,精通蒙、漢文,從徵蒙古諸部,“能因其土俗、語言、文字宣示意旨,招納降附”。在當時,女真族原有的文字已經逐漸衰落不用,因為與蒙古人往來甚密,因此女真人必習蒙古文,譯蒙古語。同時又受漢族文化影響,凡屬書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漢字代言者,十之三四”。女真族的逐步統一,單憑蒙古文字和漢字與周邊民族交往,沒有自己的文字,努爾哈赤已深感不利於本民族的發展和對外交往,於是,下令創制本民族文字——滿文。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藉助蒙古文字編造國語。額爾德尼遵循努爾哈赤指授,參照蒙古字母,創立了女真人自己的語言,俗稱“老滿文”。
額爾德尼和他所創立的女真文字系統,為後金國的建立和滿族的加速形成,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甚至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清王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這位先賢在建國初期的不懈努力和天才智慧。
達海,九歲便能通曉滿漢文義,具有超凡的語言天賦。他翻譯了《素書》、《明會典》、《三略》等漢文典籍,併為老滿文增補十二字頭,於舊文字旁加以圈點,使滿文更為完善,被稱為新滿文,通行於後金。他的存在使女真人很好地吸收了漢文化的精華,並且最終確立了本民族的文化核心,進而建立了強大的民族自信心。
這些文臣猛將皆雲集努爾哈赤麾下,同心事主,為貫徹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總方針,而各盡所能,艱苦奮鬥,終使女真民殷國富,軍威漸盛。
在基本統一女真部落之後,努爾哈赤又將女真人的社會組織確定化,形成了緊湊有效的八旗制度,將其所屬部落統統編入八旗,滿語稱之為“固山牛錄”。八旗制度的設立,正式確定了女真人等級分明的組織形式和行政規劃,在日後的民族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八旗制度由女真人狩獵時實行“牛錄”組織演變而來,在後來的統一戰爭中,逐步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