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辭典,譬如說,可以收集與自然有關的詞彙,另一種收集好的準確的方言,第三種收集各行各業的用語,第四種收集亂七八糟的廢字,一切官樣文字,洋字和敗壞俄羅斯語言的鄙俗的字。
最後的這部辭典用來教人們拋棄那些內容貧乏,支離破碎的言語。
收集跟自然有關的詞彙的想法,是那一天我在草原的小湖上,聽到那個啞嗓子的小姑娘說出各種花草名字的時候想到的。
這當然應該是一部詳解辭典。每個字在解釋之後,應該從作家、詩人、學者們的著作中引用一些和這個字有科學的和詩學的關係的斷片。
譬如在“冰柱”一詞的後面,可以引用普利希文作品中的一個片段:“垂在陡岸下的稠密的長樹根,現在在河岸下黑暗的凹陷處變成了冰柱,越來越大,已經觸到了水面。而當微風,即使是最柔和的春風,吹皺水面,漣漪在峭壁下夠到冰柱的尖端的時候,也漂動了冰柱,冰柱擺動著,彼此相碰,發出聲音,這種聲音是春天的最初的聲音,是風神之琴。”
而在“九月”一詞的後面,最好附上巴拉廷斯基詩作的一個斷片:
九月了!太陽遲遲才出山,
發出閃閃的寒光,
陽光在搖盪的水面上
漾著朦朧的金光。
想著這些辭典,特別是想著“自然界的”詞彙的辭典時,我把詞彙分為“森林的”,“田野的”,“草原的”,關於季節的,氣象的,水和河川湖泊的,以及動植物的。
我認為這種辭典應該編得可以當作一本書來讀。這樣才既能給人關於我們的大自然的概念,又能給人關於俄羅斯語言的豐富多采的概念。
當然,這項工作一個人是無能為力的,終生工作也是不夠的。
每次當我想到這種辭典的時候,便想少算二十年歲數,當然不是我一個人來編這部辭典———我沒有這種知識——不過即或參加編纂工作也好。
我甚至動手為這種辭典作了一些札記,但照例都丟了。要單憑記憶想起來,差不多已是不可能的了。
有一次幾乎整整一個夏天,我都蒐集花草的名字。我從一本舊的植物手冊上知道了它們的名稱和特性,同時記到我的筆記本里去。這是一件極有趣的工作。
在這以前,我從沒想過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都有其目的,從沒想到過每一片小樹葉,每一朵小花,每條根鬚和種籽都是那樣複雜而完整的。
人們有時純粹從外表,甚至是過份地感到這個目的性。
有一次在秋天,我和一個朋友在荒涼的奧卡河舊河床上捕了幾天魚。這個河床在幾百午前就與奧卡河沒有關係了,現在變成了一個深而長的湖。四周蔓草縱橫,很難走到湖邊去,而有的地方根本不能走進去。
我穿一件毛線衫,毛線衫上粘上了很多帶刺的金盞花籽(象扁鬼針草)、牛蒡和其他花籽。
天氣晴朗、寒冷。我們和衣睡在帳篷裡。
第三天,下了一點小雨,我的毛線衫澆溼了,夜裡我覺得胸前和胳膊上有幾個地方疼得很厲害,好象針扎的一樣。
原來是一些扁圓的草籽,吸飽了水分,動了起來,象螺旋似地鈷入我的毛線衫。它們鈷透了毛線衫,然後扎進了襯衣,在深夜,終於碰到了我的面板,就開始慢慢地刺痛它。
這恐怕是目的性的一個最鮮明的例子。種籽落在地上,在最初幾場雨未降之前,都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因為衝出乾燥的土壤,對它並沒好處。但一當泥土被雨打溼了的時候,搓成螺旋狀的種籽膨脹了,甦醒了,象螺旋釘一樣,鈷著泥土,開始在適當的時機鑽出來。
我又離開“敘述的主要線索”,談起種籽來了。但當我談種籽的時候,又想起來一個驚人的現象。我不能不提到這個現象。何況它對文學還有某種——雖然是極其間接的,我仍然認為是——純比擬的關係,特別是對什麼書可以留傳不朽,什麼書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就象“在陰暗的清晨合苞未放便雕謝了”的悲哀的花朵一般死去的問題。
我想談一談普通菩提——我們花園中的浪漫情調濃厚的樹木——花的強烈的香味。
這種花的香味只有在遠處才能聞到。在樹旁差不多感覺不出來。好象有一個香味的圓圈遠遠地環繞在菩提樹的周圍。
這裡就有目的性,但這種目的性我們還未完全弄清楚。
真正的文學和菩提花一樣。
常常需要一個時間距離,來檢驗和評價文學的力量和它的完美的程度,來領會它的氣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