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鼎”在中國歷史上就是代表國家統治權,有典籍記錄的第一次“問鼎”事件應該是楚莊王創造的,當然既然有人開了這樣頭,就有後來人不斷尋思“鼎”的重量和下落。那麼,“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哩?據《春秋左傳》記載,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這樣,九州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後來輾轉傳到周朝,成為傳國的象徵。對於楚莊問鼎的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疷止。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後來就用“問鼎、訊鼎、觀鼎”等表示窺視王位;用“竊鼎”表示竊取王位;用“淪鼎”表示政治###,王權淪沒;用“移鼎”表示改朝換代;用“遷鼎”表示遷都’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權,確定國都;用“鼎祚、祚鼎”等表示國運;用“周鼎”借指政權、王室。
在“王天下”理念的指引下,富裕起來的秦國興兵東擴就成為必然,然而矗立在秦國最前面的是自己的宿敵——魏國,自公元前340年,商鞅率領秦國軍隊打敗魏國公子昂率領的魏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後,秦國好像對這位鄰居不怎麼感興趣,尤其是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即位,商鞅被扯裂以後,戰事一直沒有提到秦國擴張的議程。可是與強鄰相處,魏國的頭頂上還是懸著一把鋒利的巨斧,隨時向它揮來。戰爭終於在商鞅死後第六年頭來了:公元前332年,“秦惠王使犀首欺齊、魏,與共伐趙(打得還是晉),以敗從約。趙肅侯讓蘇秦,蘇秦恐,請使燕,必報齊。蘇秦去趙而從約皆解。趙人決水以灌齊魏之師,齊魏之師乃去。”(《資治通鑑——周紀二》)後世的人把這場戰爭的發生歸結於蘇秦張儀的縱橫聯盟的破解。其實,我認為主要是秦惠王贏駟正在為加強自己的集權統治而努力,等統治地位穩固,揮師東進勢在必然。不信?下面我將《資治通鑑》中記錄的秦國對其它諸侯國的戰事摘錄下來:
公元前330年,“秦伐魏,圍焦、曲沃。魏人少梁、河西地於秦。”(連新建的都城——少梁都丟了)
公元前329年,“秦伐魏,渡河,取汾陰、皮氐、拔焦。”
公元前328年,“秦公子華、張儀帥師圍魏蒲陽,取之”。……“魏因盡入上郡十五縣以謝焉。”(割地求和,清廷的做法,我們很熟悉)
公元前325年,“夏,四月,戊午,秦初稱王。”而魏已經變成了連衛國的叛徒都不敢收留的地步,相較之下,魏國在秦國的陰影下只能苟且偷生了。
公元前324年,“秦張儀率師伐魏,取陝。”
公元前322年,由於張儀不再擔當秦國宰相,“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
公元前319年,“秦伐魏,取酈。”
公元前318年,“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谷關。秦人出兵迎之,五國之師皆敗走。”(五國聯手居然打不過一個秦國,惡夢來了)
公元前317年,“秦敗韓師於惰魚,斬首八萬,虜其將……諸侯振恐。”
公元前316年,秦師入川,平定巴蜀戰亂,穩固後院。
公元前314年,“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歸其人。又敗韓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公元前313年;“秦右更疾伐趙。拔藺,虜其將莊豹。”楚王“伐秦,秦亦發兵使庶長章擊之。”
公元前312年春,“秦師及楚戰于丹陽,楚師大敗,斬甲士八萬,”“楚王悉發國內兵以復秦,戰於藍田,楚師大敗。”割城求和。
公元前307年,秦約魏攻韓,“甘茂攻宜陽,五月不拔。”後,秦武王率領全國兵力相助,“斬首八萬,遂拔宜陽。”八月,秦武王問鼎周,“絕脈而薨。”趙武靈王胡服攝騎。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命令甘茂、樗裡子伐魏。
公元前303年,“秦取魏蒲阪、晉陽、封陵;又取韓武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