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這項成果已經被北京時代引擎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成為簡潔實用的管理軟體,並經受住了廣泛的應用考驗;我想藉此對為此付出激情、辛勞和智慧的該公司總經理夏志勝先生和他的研發團隊表達我由衷的敬意和感謝。
前 言(2)
第五章“精良裝備”。軍隊的戰鬥力與它的裝備水平息息相關,企業亦如是。本章旨在探討先進的資訊化管理平臺給本土企業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優秀的管理資訊系統能夠真正做到“使人解放、使組織透明、使空間無界”。在過去兩年的管理實踐中,我的所有策略、措施和方法都是透過管理資訊系統來實現的,因此,對它有著深切的體會。
第六章“卓越的管理者”。管理者是企業的脊樑,也是企業組織中客觀存在的一種特殊角色。特殊的角色必然要求特殊的職業態度和特定的專業能力。各級管理者的角色認知、職業態度和專業能力將直接決定企業的興衰。
第七章“出色的業務專家”。在企業的有機組織中,員工的整體素質決定了企業價值的高低。每位員工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角色是企業價值的基石、業務領域的專家、共同思想的種子和品牌形象的標籤;這樣的角色是不容迴避的客觀存在。
最後兩章既可以看作是企業管理的宣言,也可以給員工的職業生涯提供客觀的借鑑和參考。
大道至簡。真正鋒利的“簡單”應該是“悟道”的種子在現實的大地上綻放出來的花朵,而不是淺薄的魯莽。
希望能夠與讀者分享我過去兩年研究的一些可以直接應用的工具,比如品牌元素座標圖、基於責任鏈和成果導向的績效考核機制、基於精神穹宇的能力素質模型,等等。但需要強調的是,任何工具的價值都應當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使用者對管理之“道”有通透的體味或思考,任何企圖一蹴而就的想法——透過機械地應用某種工具,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創造性發揮——都是很不現實的。
管理是一門關於“人”的學問,它不可能是膚淺的,更不可能是僵化的,因此不可能透過機械的模仿來實現。如果缺乏哲學、經濟學、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基礎學科的潤澤或素養,無論管理學或是管理者,都有可能走入死衚衕,至少不可能擁有多大的生命力。無論管理的研究還是管理的實踐,需要的都是智慧。因此,這些工具的價值與其說是能夠給讀者帶來某種思考或操作的便利,不如說是拋磚引玉地為讀者帶來啟示,使讀者在啟示中獲得更為璀璨的自我創造。
從這個角度來講,本書只是提供了某種思維方式或應用工具作為讀者在管理實踐中的參照。我希望,也相信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靈感或創造之價值必定會遠遠高於本書自身的內容。
這正是我的寫作初衷。
時間會把人間的一切推進記憶的湯湯長河。但是我知道,有一些記憶必將歷久而彌珍。
拙作的寫作與一位兄長式的人物密切相關,他便是人民出版社副社長任超先生。洋溢於人格深處的敦厚與敬業使他的期望對我來說更多了一份格外的鼓舞和鞭策,並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自己潛意識裡的懈怠。
我還要感謝人民出版社編輯姚勁華先生。每次在郵件裡看到他以“大江弟”的獨特方式呼我,都能清晰感覺到原本孤寂的寫作過程中橫空而過的友情和溫暖。
雖然始終無緣與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先生謀面,但同樣能時時處處真切地感受到他的關注與厚愛。曾經借拙作《黨史商鑑》首發式之機,有幸得見人民出版社副社長陳有和先生一面,他的謙和、內斂、涵養與博學令我至今難以忘懷。
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出版人的本色、風骨和希望。我深切地堅信,在他們的鋤下,本土管理思想的繁榮與豐收必將指日可待。
在拙作成書過程中,幸蒙京漢集團董事局主席田漢先生以驚人的才情和魅力,使我的心路歷程一度被激情與靈感的火光照亮;內心的感謝與感慨難以言述。
在過去兩年的難忘歲月中,當困難不期而至的時刻,京漢集團高管段亞娟小姐的理解和支援讓我真切感受到友誼的力量;在她對人性的清晰判斷和真誠善良的背後,在平實的表象之下,是天然的品質與智商。
。 想看書來
前 言(3)
無數個不寐的深夜,當我掙扎於對久逝親人無邊無際的思念和痛楚之中難以自拔,唯有對特定主題的沉思才能給自己帶來些許拯救——本書及《黨史商鑑》的核心思想都是在這樣的時辰中編織完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