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為了讓斯坦因聽清楚,他提高音量壓住鐘聲:“馬大人說,你要前往沙漠深處尋找古代城市遺址,卑職竭力提供各種幫助。不過,作為朋友,我必須要告訴你真實情況:和田自古以來盛產美玉,富商僱用大量民工淘金挖玉。可是,近十年來,有些人嗜賭如命,傾家蕩產,無法生存,便聚集在一起,進到沙漠深處尋寶,還組織什麼協會,可笑至極!這是更大、更危險的賭博,每年都有不少人在沙漠裡失蹤。”
“不過,他們也確實找到了不少古代遺物。”斯坦因小心翼翼地說。
潘鎮笑了,“這並不奇怪!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穿越大沙漠,兩千多年,商隊來來往往,其中不少遭遇風暴或劫殺而葬身沙海。眾所周知,沙丘下面藏著無數價值連城的珍寶,可是,誰能從廣袤無邊的死地撈出來?那些亡命徒爭先恐後,深入沙漠,屢禁不止。現在,尋寶已經成為同挖玉、採金一樣的新型時尚行業。我曾經以徵收重稅的辦法限制他們冒險,沒用!那就隨他們吧,心為物役,不珍惜生命,有什麼辦法?”
“大人,考察隊此行任務與他們截然不同:我們計劃測量一下和田河兩條支流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源頭,之後,進入大沙漠探訪古代城市遺址,尋找充分文物證據,印證唐朝取經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的相關描述。”
“哦?你也知道《大唐西域記》?”
“我讀過這本書的朱利安譯本,並且隨身攜帶。”斯坦因從行囊中取出,遞過去。潘鎮看不懂文字,卻被柔軟而光滑的摩洛哥獸皮封面吸引,嘖嘖稱讚,臉上流露出孩童般的好奇與喜悅。從接觸喀什道臺開始,斯坦因經常在含而不露的官員身上看到這一共同點:只要碰到感興趣的東西,他們都表現出孩子似的天真無邪,與僵硬官服極不協調。
鐘聲暫停。沒有鐘聲的空氣真安靜。斯坦因鬆口氣。忽然,屏風背後傳來幾聲輕微敲擊。潘鎮回頭望一眼,咳嗽兩聲。敲擊聲還在響,潘鎮再次咳嗽。斯坦因感到莫名其妙。敲擊聲固執地響。潘鎮起身,說句“失陪”,走到屏風後面,竊竊私語一陣,出來。
“大人,內子雪蓮聽說有西文字《大唐西域記》,想一睹風采,可否?”他謙恭地問。
“如不見外,請尊夫人出來。聽說她喜歡打靶,我特意準備了薄禮。”
話音剛落,雪蓮就從屏風後面轉出。她風姿綽約,像壁畫中的神女,笑盈盈地問:“大人,送我什麼貴重禮物?拿出來看看。”
“我從印度加爾各答購買了最好的槍支彈藥。在營地,明天讓人給您送來。”
“太謝謝你了!我現在就打發人去‘裸奔’,好不好?”眾人愣住。雪蓮發覺失言,伸了伸舌頭。新一輪鐘聲給大家解圍。
第七章 紊亂的鐘聲(2)
雪蓮羞澀地笑笑,“我是說,派人跑到營地,拿書來……”
潘鎮板起臉,拉拉她:“把我珍藏的那本《大唐西域記》拿出來,請大人欣賞。”然後轉向斯坦因,尷尬地笑笑,“內子年輕無知,不懂禮儀,大人勿怪!”
斯坦因欠欠身:“不會的……大人,您藏有《大唐西域記》古本?”
“何止古本,還是善本呢!”
“大概在什麼時代?”
“與玄奘同時代。當初,《大唐西域記》完成後,玄奘讓人複製了三本手抄本,並且,親筆簽名。我珍藏的便是其中之一。只是,很奇怪,玄奘在書上的簽名只有一半。”
雪蓮用托盤端出黃布包裹的《大唐西域記》,輕輕放在書案上,開啟。散發著古舊氣息的線裝書綻放。斯坦因不懂漢文,翻幾頁,便習慣性地琢磨紙張、款式,並且拿出霍恩雷的著作,與書中附錄圖片對照。
“怎麼,你懷疑《大唐西域記》的時代?”潘鎮面露不悅,
斯坦因謹慎解釋,“不,我覺得霍恩雷書附圖片中的‘古書’是贗品,據說它們被髮掘於皮山與和田一帶。大人可曾聽說此事?”
潘鎮呵呵一笑,“本官公務繁忙,沒有工夫理會那些鄉野陋民的荒謬言辭,而且,希望你也不要被他們的胡言亂語誤導。”
“謝謝您的善意。”斯坦因忽然發現裝訂《大唐西域記》的絲繩似曾相識,“我曾經耗費十年時間,在克什米爾地區蒐集《克什米爾王記》原本和手抄本。我敢保證,連結《克什米爾王記》書頁的絲繩與您這本珍品完全相同,而且,裝訂方式也如出一轍!”
潘鎮輕描淡寫地說:“大唐時代,世界各國交流頻繁,沒必要感到奇怪。”
鐘聲不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