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活極端貧困。部落彼此之間相互依存,共同抗拒外來侵擾,又相互猜忌不和,為著各自的利益而連年混戰械鬥。20世紀50年代後,勐冒境內出現了艾小石、召跌、巖帥、紹陸等部落武裝組織。這些武裝組織之間時常械鬥殘殺,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1966年後,在部落混戰中,出現了一些新型的帶有當代革命性質的武裝力量,即各地游擊隊,比如,以鮑有祥、鮑三板為首的昆馬游擊隊,以趙尼來為首的紹帕游擊隊等4支游擊隊。1969年,這4支游擊隊先後找到了緬甸共產黨,緬甸共產黨對他們進行了整編,成立了緬甸人民軍東北軍區4048營、4049營、502營、501營。隨後成立了緬甸人民軍江東指揮部,統一指揮這些部隊。從此,這一地區的武裝鬥爭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歷史上稱作“緬共時期”。
1971年4月30日,人民軍解放了新地方,隨後又解放了營盤、邦堯、金廠等廣大地區。1972年3月,人民軍東北軍區司令部遷至勐冒。1972年8月1日,緬甸共產黨在勐冒地區正式成立縣政府,縣名定為北佤縣,縣政府設於新地方。此時,縣政府和緬共北佤縣委兩個班子合為一體,實行一元化領導。
緬共領導時期,制定了“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以階級鬥爭為綱,以農民為基礎,以軍事為中心,以農村包圍城市,贏得戰爭,奪取政權”的路線方針。緬共中央以原4支游擊隊的幹部戰士為基礎和主力,以原4支游擊隊的領導人為主要指揮和骨幹,以北佤縣各族人民為主要後盾和依靠力量進行革命戰爭,使該地區10多萬各族群眾擺脫了部落統治的桎梏和枷鎖,還創辦了3所學校和1所醫院,動員群眾修建乾季公路200多公里,興修了部分農田水利工程。全縣各地廣泛成立了民兵組織,縣上成立了縣大隊,武裝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主力三結合的體制。縣級以下建立了昆馬、紹帕、公明山、王冷、巖城、營盤、曼東、格龍壩、納威、孟聯、中弄、莫烈區和新地方街13個行政區(街),下有104個行政鄉,擁有人口25萬餘人。
在摧毀反動腐朽的部落制度,打擊共同敵人的艱苦鬥爭中,北佤縣各族人民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和巨大的犧牲。戰爭年代,北佤本土始終成為人民革命戰爭的主要戰場,又是敵軍隨時攻擊和破壞的目標。在戰火的洗禮中,許多北佤兒女逐漸成為革命的先鋒、優秀的黨政幹部和出色的軍事指揮官,如趙尼來、鮑有祥、鮑有誼、鮑有良、艾肯、魯興國、張月祥等。
第八章 勐冒:佤邦“革命”的搖籃(3)
1989年4月,在邦桑(今邦康)發生了震驚世界的“4·17”事件,趙尼來、鮑有祥等人舉旗起義,宣佈脫離緬甸共產黨的領導,繼而建立了佤邦聯合黨、聯合軍和人民政府,這一歷史事件的發生,標誌著“緬共時期”的結束。從此,佤山地區的歷史轉入了“一手高舉和平*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爭取民族區域自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軍事實力為後盾”以及“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的和平建設時期。
1994年12月,經報請佤邦聯合黨中央、佤邦政府批准,聯合黨北佤縣委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宣佈:“北佤縣”從此改稱為“勐冒縣”。“北佤”有“佤邦北域”之意,“勐冒”則是今縣城新地方的傳統名稱,傣語有“新地方”之意。“勐冒”的傳統寫法為“勐卯”,將“勐卯”改寫為“勐冒”,有上進和理想意義,“冒”有“冒出”“崛起”之意。
從部落時期到緬共時期,縣城所在地新地方僅有一條小街,街邊零星地搭設簡易民房,街市設於黃土地面,長二、三百米,寬二、三米。1980年以前,除緬政府蓋的兩幢鐵皮房外,全城均為土木結構的茅草頂簡易民房。1981年後,北佤縣政法部出資15萬元人民幣,建蓋了3幢鐵皮辦公用房,一些上層人士也開始自建磚混結構樓房。至今,縣城內有了不少磚混、鐵皮、磚瓦結構的公私房。1996年將街道改建成彈石路面。1999年4月在主街道安上了路燈。2000年有了自來水工程,自來水管接到各家各戶。2000年後,街道才改建為水泥路。
2�神秘的佤山之夜,難辨童話世界與毒品王國
當天晚上,勐冒縣的縣委書記李志超和幾個領導在一家中國人開的飯館裡請我們吃過飯後,熱情好客的茶廠人又把我們請回到茶廠,讓我們品嚐他們自己生產的烏龍茶和別具特色的茶酒。這裡的廠長是中國人,但好像入了泰國籍,問他薪水有多少,他沒有正面回答:“還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