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佤邦教育》雜誌上的鮑有良
這個人就是鮑有良,佤名傑桑,是昆馬著名的鮑氏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佤邦政府主席、聯合軍總司令鮑有祥的七弟。據瞭解,鮑有良生於1952年,1969年加入緬共人民軍,先後擔任電臺臺長、報務處處長等職,1978後分別擔任北佤縣電臺報務組組長、北佤縣委組織處處長、北佤縣格龍壩區區委書記、北佤縣公安局局長等職,1990年後,任佤邦勐冒縣人民政府縣長兼勐冒縣經濟綜合開發總公司董事長。凡是勐冒縣重大的和重要的專案,不是他個人投資,就是他與政府、部隊或私人合夥投資搞的。僅公司方面,除了經濟綜合開發總公司外,他參與其中的還有一個相當大的勐冒縣新壟公司,這兩個公司都是大雜燴似的綜合公司,幾乎囊括了該縣全部的經濟經營活動。
1996年,鮑有良組織成立了勐冒縣新壟公司,1997年增設南鄧分公司,1999年又建立了木姐分公司,1997年投資60萬元人民幣創辦公司下屬的釀酒廠,1999年投資100萬元人民幣創辦了日產200箱的公明山純淨水廠,1999年初,由鮑有良個人投資200萬元人民幣創辦了花崗石廠。這些分公司和工廠都統歸“國家的”新壟公司管理。
該公司現有60多名職工,公司對職工實行供給制,每人每年發服裝2套,工資視經營效益而定,月薪一般為200—500元人民幣。逢年過節每人發給過節費,年終實行獎金制,按勞績分配,每人獎金在100—300元之間。醫療費實行全額包乾。
該公司早期以經銷日用百貨為主,後逐漸向多樣化發展。除經銷百貨外,還有白酒生產銷售、礦泉水生產銷售、花崗石材料加工、運輸業、旅店服務業等,後來又增建了公明山打火機裝配廠和榨油廠等。
由鮑有良任公司董事長的勐冒縣經濟開發綜合總公司成立於2000年,下設機構先後有辦公室、文秘檔案室、財務處、工程管理委員會、保衛處、修理廠、車隊等。還在緬甸各地設立了仰光貿易公司、瓦城貿易公司、臘戍貿易公司、木姐貿易公司、大其力貿易公司、帕幹玉石公司、勐蘇寶石公司、勐谷寶石公司等。此外還在瓦城、東枝建辦了木材公司。公明山茶廠就是該公司的下屬單位之一。
公司資金最初由董事長等有關人員支墊,各個分公司相繼創辦後,有了很好的效益,每年收入為500—1000萬元人民幣,董事長等人支墊的資金如數“回籠”,並按股分紅。公司工作人員以佤邦人為主,其餘招聘部分中國人,共有幹部職工80人,工資待遇實行月薪制,300—1000元人民幣不等。公司成立以來,創辦了勐冒縣中小學,這是全縣唯一設有初中班的學校。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40萬元人民幣,教學裝置投資35萬元人民幣。
這些公司都屬於“國家”財政局,利益分配大致是將30%利潤上交給“國家”後,其餘部分由各股東按股分成。在管理上,董事長及經理對會計實行監督指導,縣委政府對董事長實行監督指導,各項任務由財政局下達。1972年成立的北佤縣財政部,直屬緬共中央管理,1989年改為北佤縣財政局,1993年隨縣名改稱為勐冒縣財政局,隸屬於縣委政府領導。財政部成立初期,下設糧食局、稅務所、馬場、牛場等機構,脫離緬共領導後,糧食、稅務獨立成局。為廣開財源、加強商業貿易,增加財政收入,1991年在臘戍、戶板成立了兩個分公司。1992年設立了由局直接領導的生意組,共分為6個小組。1993年又先後設立了勐蘇寶石廠、勐谷寶石廠、帕幹玉石廠。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四章 了不起的縣長(2)
2�毒品不是爹媽給的,也不是自己創造的
這仍然是一個大晴天,太陽把縣城照得明晃晃的。街市熱鬧起來,我這還是頭一次在大白天看到縣城的樣子,比晚上確實是繁榮多了,各種地攤都擺到馬路上來了。現在
我對這些與中國雲南山區差別不大的現象已經不怎麼熱心了,只是漫不經心地從中間走過,似看未看。突然,我的心裡顫了一下,我看見一個當地婦女的地攤上有一隻布口袋,裡面裝得半滿,是一些大小如油菜籽的黑色顆粒,我相信它們就是大煙籽。我走到跟前,抓了幾顆扔進嘴裡嚼,實在是太香了。我問道:“是不是大煙籽?”攤主殷勤地回
當地群眾在交易鴉片(李樹榮攝於1999年)
答說:“是哩。你們可以裝在包包裡吃的。”布口袋裡有一隻小口缸,只要出一塊錢,你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