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的茅山了。
湯聖賢沒有拿什麼東西,該準備的東西都放在空間裡了,下樓開車,直接開上了高架橋,向著離開滬市的方向駛去。
湯聖賢發現離開滬市還要近靠一個小時的,這樣的話就要四個小時了,看來要四點才能到了,在高速公路上湯聖賢以規定的最高速度行駛著,滬市還真是一座繁忙的城市,出滬市的車不多,進滬市的車還是一輛一輛連起來的。
他不知道這次前往茅山會有何收穫,但至少這次在二戰位面的收穫還不錯。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湯聖賢在衛星導航的指引下來到了茅山腳下,茅山並不高,最高峰也就372。9米,但它的山脈很長,一些住人的山頭已經被開發出來了,當地人在這裡種植茶葉,這裡的茶葉在國內還是挺有名氣的。
但湯聖賢來這的目的不是茶葉,在山腳下湯聖賢就被攔住了,也是,這裡都成了旅遊景點了,當然是要收費的,不過這大半夜的賣票的也不開門啊。這裡只是一處入口。
這裡肯定有攝像頭,將車收進空間再放進去開的想法還是算了。湯聖賢準備爬上山,幾百米的高度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將車停在外面的停車場,湯聖賢信步走向被鎖住的大門,雙手抓住門一撐,湯聖賢一個後空翻來到了裡面。
接下來就是爬山了,從門口上山的路就這麼一條,倒也不需要什麼導航了,而且沿路都有標識牌。這種晚上上山的感覺還挺奇妙的,看上去是來旅遊的,但時間不對啊!
湯聖賢一路上沒有停留,一下子登頂,山頂有一座道宮,叫做九霄萬福宮。
九霄萬福宮山門緊閉著,看來道士們還在熟睡,湯聖賢也聽說了現在要當道士至少得是本科學歷,看來這方面他就不合格了。
整座建築從外面看挺巍峨的,以前的九霄萬福宮被毀了好幾次,眼前的也只是現代建築。資料上說宮中陳列著許多道教文物,比如說宋哲宗賜給茅山道士劉混康八件珍寶中的前四寶——玉印、玉圭、玉符、哈硯。
湯聖賢對這些文物沒有興趣,這些文物應該都是些沒什麼法力的禮器,他不準備進去了,因為他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
九霄萬福宮旁的山崖邊上,正對著東方的地方坐著一個老道,湯聖賢看不到他的正面,看到的只是一個背影,不過簡簡單單的一個背影就給了湯聖賢很多的資訊了,這絕對是個高人。
他想了想,走上前去,在距離老道十米遠的地方停了下來,也坐了下來,開始打坐。
現在才四點多鐘,離景點開門的時間還有四個小時,宮內的道士至少也要一個小時才會起床的,他們基本上都是五點到七點做早課,做完早課後開啟山門,迎接一天的善男信女。
湯聖賢在打坐的時候眼睛是閉著的,但他可以感受的到,感受的到右前方的老道,感受的到面前懸崖中的霧氣在不停地凝結,升騰,變化,然後又蒸發,不斷地迴圈往復,直至太陽昇起。
時間就這樣慢慢流逝,來到了五點四十五分,太陽要升起了,但還沒有露出,此刻的天際已經微微亮了,一道清氣逐漸形成再老道頭頂盤旋,進入老道的體內,這時一縷較小的清氣也在湯聖賢頭頂凝聚,這也是讓湯聖賢驚奇的地方,自從上次清氣入體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了。
看來必須要在太陽昇起前的那一刻將身心都調整到最佳狀態才能收取那一縷清氣。
讓清氣在體內運轉一週再與之前的氣合二為一,這兩道氣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並沒有因為位面不同而有所差異,也是,這些氣都是世界最本質的東西,兩個位面時代背景都一樣是互為平行世界的關係。因此湯聖賢才敢這麼做。
將濁氣撥出,湯聖賢收功睜眼,也許是因為道行較淺的緣故吧,湯聖賢的速度比老道要快些,睜眼的時候正好看到老道撥出濁氣,這氣給湯聖賢一種可以洞穿鋼板的感覺,看來這老道至少是三花聚頂的修為。
“不知小友來我茅山所謂何事。”老道先發話了,在湯聖賢到的時候老道就知道了,只是以為要吐納的緣故而一直沒有說話而已。
“只是來問道的,沒想到如今修道之人數量如此之少,特意來此碰碰運氣,沒想到倒是碰上了。”
“偶~,不知小友想問什麼道,老道道行微淺,怕是不能解答小友想問的道。”
“無妨,問道也是論道,我接觸道法不久,在道上見識定然不如道長你。”
“既然如此。那就請小友說吧!”
“敢問運氣過程中,為何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