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健康教育與福利部的秘密經費支援下,中情局實施了代號為MKULTRA的行動。該行動受外國洗腦計劃的啟發,進行心理控制試驗,在美國人身上使用包括受管制的麥角酸二乙胺(LSD )和其他藥品,接受實驗的人並不知情或違背這些人的意願,這種試驗後來導致幾個人自殺。
MKULTRA行動得到了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秘密經費支援,同時該行動的掩護計劃也得到了納爾遜·洛克菲勒的秘密撥款,當時納爾遜是艾森豪威爾政府中負責衛生、教育和福利的助理國務卿,後來擔任總統冷戰戰略和心理戰的特別助理。除了用藥品進行心理控制之外,MKULTRA行動還包括研究有效宣傳、洗腦、公共關係、廣告、催眠以及其他影響他人的方法。
20世紀60年代,美國情報界的一些人開始注意到秘密進行政權更迭的全新方式。
從塔維斯托克到蘭德公司
1967年,倫敦研究人體關係的塔維斯托克研究所所長弗雷德·埃米尼博士,一位電視“催眠效果”的專家,聲稱當時出現的“年輕人群體”新現象(類似在搖滾音樂會上出現的那種情形)可以有效地重新被加以認識和利用。他深信可以此來推翻敵對或不合作的政府。埃米尼在塔維斯托克研究所期刊《人際關係》發表了一篇名為《今後30年:概念、方法和預期》的論文,該論文討論了這種現象的潛力,將它與“造反性的歇斯底里”這個概念聯絡起來,這就是後來蘭德公司提出的“蜂擁”戰術。
英國軍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了塔維斯托克研究所,作為英軍的心理戰研究機構。1921年, 貝德福德公爵和塔維斯托克侯爵為該研究所單獨提供了一幢樓來研究一戰倖存英軍士兵的彈震症。這項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幫助這些飽受精神創傷折磨計程車兵,而是研究人在壓力之下的“崩潰點”。英軍心理戰局指導這項研究工作。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一度參與了這個研究所心理分析方法方面的工作。
二戰後,洛克菲勒基金會撥出經費,與陷入財政困境的塔維斯托克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美國運用得越來越多的心理戰活動。得到洛克菲勒基金會經費支援的新組建的塔維斯托克人體關係研究所,此時的使命是“研究在和平條件下的社會精神病學,類似於在戰爭時期軍隊遇到的問題”。後來的事態表明,此次轉變的意義極為重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