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早在1968年5月,美國就曾支援法國學生運動,最終迫使法國總統戴高樂下臺。當時戴高樂是美國冷戰政策和經濟政策尤其是越南戰爭的令人敬畏的反對者。�
中情局早期的粗暴手段
在組建初期,中央情報局使用相當粗暴的手段,對那些華盛頓不喜歡的外國領導人有效地進行了政權更迭。推翻受大眾擁護並經*選舉的伊朗總理穆罕默德·摩薩德,就是中情局在伊朗的特工乾的。中情局向抗議示威者提供了少量經費,鼓勵反動的君主制主義者。在瓜地馬拉,中情局應美國聯合水果公司的要求,推翻了民族主義總統阿本茲,阿本茲所採取的改善瓜地馬拉農民生活的經濟政策威脅到美國香蕉種植商的利益。�
在早期歲月中,這就是某些人所謂的美國“非正式帝國主義”的典型方式。所有秘密和非法對他國主權的干涉,都可以用冷戰中對付所謂的共產主義“威脅”來進行辯解。美國在海外的商業利益可能會受到民眾支援的或*選舉的領導人的威脅。人民支援他們的領導人,因為他支援土地改革與更強有力的工會,對財富進行重新分配,對外國擁有的產業實施國有化,或加強對商業的管理以保護工人或消費者利益。
為了美國企業的利益,中情局通常會在美國企業的幫助下利用目標國家的反對力量。首先,中情局在目標國家挑選右翼集團,它們通常是軍事集團,向它們提供一項交易:“如果你能維持對我們有利的商業環境,我們就讓你上臺。”
接下來,中情局與他們一道努力,推翻現有的、往往是*的政府。中情局使用的手段包括宣傳、操縱選舉、購買選票、敲詐勒索、在當地媒體編造對手的性醜聞和假故事、滲透和破壞反對政黨、綁架、毆打、折磨、恐嚇、經濟破壞,甚至是組織謀殺小隊進行暗殺。
這些活動最終發展到軍事政變,將某個“親美”的右翼*者扶上臺。中情局訓練*者的安保部隊,以審訊、酷刑和暗殺來*大公司的傳統敵人。受害者被稱為“共產主義分子”,但實際上幾乎所有受害者都只不過是農民、自由主義者、持中間溫和政治立場者、工會領導人、*以及自由言論和*的倡導者。在這種局勢下,接下來出現的典型情形是大規模踐踏*。�
在冷戰期間,智利、阿根廷以及其他數不勝數的“親美”*政權,就是透過這種粗暴的模式塑造出來的。
杜魯門創造了一個“國家安全國度”
早期曾在華爾街擔任律師的情報人員弗蘭克·威斯納是使用這種老方法的典範。杜魯門總統簽署法案,設立中央情報局。中情局作為美國的新行政機構,不受*制衡或公眾監督的制約,用“國家安全”這個詞來掩蓋一切。這就是後來變成“國家安全國度”的最初由來,在這個世界裡每一種難以想象的犯罪行為,都將會掩藏在“國家安全”的名義之下,以及編造出來的“全球共產主義顛覆”的威脅之下。
1948年中情局設立之初,威斯納被招募為政策協調辦公室主任,這個辦公室的名稱是騙人的,它實際上是中情局的秘密行動機構。 在中情局絕密的職責規定裡,該辦公室的職責是:“宣傳、經濟戰爭、預防性的直接行動,其中包括秘密破壞、反秘密破壞、公開破壞和撤退計劃;顛覆敵對國家,其中包括幫助地下抵抗運動、支援自由世界裡那些受威脅國家的自發*組織”。
第二章 控制歐亞大陸: 顏色革命和(4)
1948年年底,威斯納組織了“嘲鳥又名嘲鶇,產於美國南部,善於模仿別種鳥的叫聲。——譯註行動”,這個行動的目標是影響國內外媒體。1952年,他擔任中情局計劃局局長,掌握中情局75%的經費。他在推翻伊朗穆罕默德·摩薩德和瓜地馬拉的阿本茲的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情局還實施其他秘密行動,包括僱傭殺手實施原始的暗殺。中情局實施的這類行動要比有組織暴力犯罪團伙多少複雜一些,不過在某些案例中會直接使用有組織暴力犯罪團伙成員。
問題在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情局除掉巴拿馬、瓜地馬拉等國受大眾歡迎的領導人的方法,儘管都在對抗“不信仰上帝的共產主義傳播之戰”的名義下進行,但效率並不高,通常還會造成對美國的不利影響,最終華盛頓往往得不償失。一旦被心懷嫉妒的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或被外國媒體曝光,美國這個一向所謂的“自由燈塔”就會黯然失色。
不受任何控制的中央情報局在推進自己版本的“美國世紀”時,可以達到匪夷所思的程度。1953年在納爾遜·洛克菲勒領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