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政治、經濟、貿易、文化、交流中,只有牢記國家利益的民族,才可能是成功的選手。
支配國際競爭或自由貿易的關鍵因素是國家實力。不同國家間的綜合實力從來是不平等的,這種不平等是國際競爭的事實前提。實力不同的國家透過競爭而完成世界範圍內的權力分配和再分配,那些在國家博弈中有意志有能力實現自己利益的國家脫穎而出,處於主導地位。國際體系的權力分配就向這些國家傾斜和集中,並最終形成了權力的壟斷。歷史上那些因綜合實力和權力壟斷而遠遠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國家,就是當時的超級大國。這些超級大國擁有高度壟斷的權力,能在國際“競爭”中自由地獲取自己的利益。這些處於支配地位的國家和其他國家是不平等的。國際關係的不平等是迄今為止國際關係的歷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關係的現實。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資本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因特網在世界範圍的普及,全球在服飾、飲食、市場和娛樂方式的某種趨同,波音飛機和空中客車對於世界旅程的縮短,貿易官員在各種世界機構和首府的談判折衝,並沒有改變這種不平等的本質。
全球化合理化了叢林原則。國家的實力是國家利益的基礎,國際競爭是以實力說話的。所謂弱國無外交,強國不要外交。弱國講不起話,而強國不想講廢話。比拼的是實力。實力有多大,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就有多大。在這樣一個實力主導的國際競爭關係中,所謂平等基礎上的自由只是一種幻覺。沒有實力就沒有自由。在叢林原則下,一些國家的自由和另一些國家的不自由是並存的。自由是強權的僕從,不自由是弱國的宿命。強國的自由往往以弱國的不自由為代價。這種自由和不自由的例子在人類歷史和現實的國際關係中比比皆是。這種叢林征伐的影子,你可以在許多頭條新聞中看見,無論是讓世界財富倒流,還是在中東遏制伊拉克;無論是世貿談判,還是針對俄羅斯的東擴。在這種國際關係裡提倡全球化,提倡資本權力超越國界的擴張,提倡融入不公平的現行秩序,改變追求公平的歷史潮流,實際上就是將這種建立在叢林原則基礎上的國際關係合理化。
國家博弈:被掩蓋的真相(2)
全球化賦予強權隨意界定國家利益的自由。在這種國際關係中,強權的國家利益和弱者的國家利益是不一樣的。強權總是要在別的國家身上,自由地尋求自己的國家利益。從歷史上看,羅馬帝國的軍隊、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大英帝國的皇家艦隊在世界各地尋求和捍衛帝國的利益。他們追求自己利益的自由不受國界地域和歷史的限制;他們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不允許受到其他國家自我保護的限制。在他們實力允許的範圍內,他們享有隨意界定自己國家利益的權力,享有用實力開啟其他國家自我保護大門的自由。而許許多多被兼併、被征服、被殖民的國家和民族由於實力的差別而被剝奪了界定自己國家利益的自由。他們的利益必須從屬於帝國的利益。在19世紀鴉片戰爭中及以後,大清朝與大英帝國對各自國家利益的界定是不一樣的。大英帝國認為用戰爭敲開大清帝國的門戶是英帝國利益所在;而中華民族則認為保護這些門戶是民族利益所在。這種國家利益界定上的差別最後透過實力的博弈來解決。在這場博弈中,中華民族失去了在這個問題上界定自己國家利益的自由。失去界定自己利益的自由,就是失去主權;而依靠實力界定國際利益格局的自由就是侵犯他人的主權。這種侵犯主權的行為在今天被稱為“規則制定權”。實力不僅是爭取和實現國家權力和利益的手段,還是獨立界定自己國家利益的話語權或規則制定權。強權可以透過堅船利炮來在別國身上界定國家利益,也可以透過全球化、自由貿易來界定自己的國家利益。
全球化不承認國家的特殊性。在國家博弈中所謂的平等自由的競爭是不存在的。名義上的自由競爭對實力不等的國傢俱有不一樣的意義。強權處於攻勢,希望世界開放,希望它的實力運作和利益擴張沒有國界的限制,希望擁有在全世界所有領域實現自己利益的自由,希望其他國家的主權受到限制;而弱者處於守勢,需要自我保護,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嚴格的捍衛,自己的主權受到嚴格的尊重。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強權和弱國共贏的自由,以及體現這種自由的經濟政治體系。世界越開放,競爭越自由,強權就越能攫取更多的權力和利益,而利益和權力就越是集中或壟斷在強權的身上。一個開放的世界符合強權的利益。實力不同的國家基於國家利益的需要當然有不同的戰略。不同國家發展戰略應由每個國家自身的國情決定,有多大實力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