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雖然當時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武器裝備或許僅僅是比北路川軍好一點點,但大量史料表明,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不論在政治理念、政治方法,還是軍事戰略戰術和抗戰文藝宣傳方面,都是非常先進的,無愧於“民族抗日戰爭的先鋒隊”。
並且,這種先進性在當時具有強烈的感召力,感動著千千萬萬的國人——特別是社會名流和知識分子,毅然毀家紓難、奔走國運。
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共產黨當年之所以能在抗戰中發展壯大,正是由於其具有一系列至關重要的先進性,真正代表了和維護著這個國家、民族和民眾的根本利益。坦率地說,比較而言,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在不少層面都已遠遠不如抗戰時期那樣先進了。或許正因如此,才有了眼前的“保先教育”之舉。
臺灣·華僑·龍的傳人
本書專節推介了臺灣民眾和海外華僑在抗戰時期的一些重要貢獻和動人事蹟。
正是這些優秀的龍的傳人,用他們可歌可泣的抗戰貢獻,彰顯著中華民族命運相連的骨肉親情,和同仇敵愾的人間正氣,並確保中華民族最終戰勝兇悍的侵略者,屹然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智慧
近年來,日本極右翼篡改歷史教科書、###勢力美化殖民教育、反華、反文明的邪惡事件此起彼伏、相互呼應、甚囂塵上。與此同時,大陸也湧現出一些混淆視聽、居心叵測的“戲說歷史”的胡說作品(包括圖書的、影視的和網上帖子)。企圖透過歷史的個別和片面,甚至偽造歷史,來扭曲真相,混淆視聽,醜化愛國人事,誹謗愛國精神,灌輸頹廢思想,將我們這個民族一百多年來的沉重苦難與辛酸血淚消弭在一片歌舞昇平和痞言嬉戲之中,使一代國民淪為不知亡國之痛的阿斗,為進一步的陰謀得逞而張本。
孔子著《春秋》,亂臣賊子懼。值此特殊的國內國際背景,重讀抗戰歷史,紀念抗戰勝利,擦拭歷史明鏡上的浮塵,捍衛歷史的真相與大節,不僅僅是為了對篡改者當頭棒喝,也不僅僅是為了忘卻的紀念,甚至還不僅是為了以史為鑑不蹈覆轍,更希望透過對歷史的重溫,增長曆史見識、睿智和正氣,來激濁揚清,並最終超越歷史。
總之,值此興盛之交、正邪爭鋒之際,謹以本書獻給勇於追求真相、探索真理、弘揚真知的書友和讀者。
體例和寫作說明
本書沿用《盛世之毀——甲午戰爭110年祭》風格和體例,以闡述史實為主,並配上與內容相得益彰的圖片資料,另將寫作時和改稿時的一些有助於輕鬆閱讀和激盪思想的心得體會作為隨文點評,附於【】內,以與正文區別。
書中初稿關於長江流域這一東線戰場部分和第七章由黃吉平執筆,第五章由孫大超執筆,南線滇緬戰場部分由張鑫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