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機關算盡的“皇民化運動”/377
第四部分 無條件投降·歷史的審判
第七章 大反攻·“無條件投降”
—— 似乎突如其來的中國抗戰勝利/389
盟國的勝利形勢和中國戰局的變化/389
抗日根據地的恢復和敵後戰場的區域性反攻/392
開羅會議·滇緬反攻/399
正面戰場在豫湘桂的艱苦抗戰和奇怪敗退/409
雅爾塔協定·波茨坦公告·蘇聯對日宣戰/415
正面戰場的坐收漁利和解放區戰場的全面反攻/419
“無條件投降”·普天同慶/430
歷史的審判
——二戰結束時關於日本侵華和抗日戰爭的官方結論/439
後記 救亡圖存與變法圖強
——近現代中國命運抗爭的兩大主題/445
參考書目/449
續 讀 國 運(1)
筆者嘗試編著的《盛世之毀——甲午戰爭110年祭》去年面世之後,一個朋友告知讀後感時說,他很希望能接著這本書看後面的歷史。沒過多久,出版方約我們繼續按此書的風格,接著甲午戰爭後的歷史,為獻禮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趕寫您眼前的本書稿。對此讀後感和約稿,筆者感到欣慰,也感到壓力。因為,對在半年多時間裡完成這樣一本書稿並無把握,別忘了,《盛世》花了近4年的時間。因此,我們遲遲不敢簽約,只是答應先找資料看看感覺,試試筆再說。
與抗戰相關的史料,實在太多了,僅僅是我們所收集的圖書,就堆滿了好幾大書架,以至於為寫作時間太緊和參考資料太多而煩惱。但是,隨著對資料的閱覽和消化,我們漸漸被這段由數千萬中國人的寶貴生命和鮮血凝聚而成的歷史所吸引——深深地吸引,其中一位甚至下決心辭去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全力以赴地研讀和寫作,以爭取能珍惜這次機會,與更多的讀者一道重讀抗戰歷史、感受存亡之道、探索興衰之理、參悟幸福之本,為文明進步和天下興亡薄盡綿力——
國運興衰
同光興盛被甲午戰爭的敗戰敗和摧毀之後,滿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社會,很快陷入了亂世。雖然,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從戊戌維新到辛亥革命、軍閥混戰、國共內戰和日軍大舉入侵的衰亂之變來得很快,但歷史仍給了大清帝國和民國政府遠不止一次的治亂機會。可惜,這些可能挽救東方樂土於浩劫邊緣的機會,先後與炎黃子孫擦肩而過。
毀掉這些寶貴機會的原因很多,其中,日本侵略者蓄謀已久且持之以恆的從中作梗,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當積弱積貧的中國社會艱難掙扎於歷史沼澤最深處的時候,侵略者發動了意圖致命的攻擊,亂世中國一下子陷入民族大存亡、文明大存亡的最危難關頭。
亂世存亡
隨一系列內戰而來的民族危亡,將近現代中國的亂世推向了極致。
在這種情形下,是繼續軍閥混戰、階級鬥爭,還是團結禦侮、救亡圖存,成為舉國仁人志士最迫在眉睫的問題。
日寇當然是希望中國人繼續內鬥,並且,對中國懷有如此惡毒用心的外來勢力不止一個——至少在一些階段是如此。而誘迫兩大類中國內戰繼續下去的理由,有的聽上去竟然是那麼的振振有詞和冠冕堂皇。
武運·櫻花·血債
日本侵華是蓄謀已久的,這一點早已大白於天下。並且,這場侵略戰爭絕非個別軍方極端人物和勢力的行為。為侵略中國,日本軍方、政府和天皇進行了無數次策劃和全民動員。日本戰爭動員的廣度和深度,其實很可能遠遠超過中國的人民戰爭。這一點似乎史學界還沒有給以足夠的重視和研究。
動員侵略的兩個最重要理論,分別是武運和櫻花。武運的櫻花,製造了血債累累。非為親身經歷和專門研究,由此造成的人類痛苦是難以想象的:
交鋒戰場上的血肉橫飛;狂轟濫炸下的斷壁殘肢;屠戮比賽下的身首異地;細菌試驗的慘無人道;更有一個又一個城市的集體屠殺和屍骨累累,以及毀屍滅跡……
越來越多的鐵證,已經使狡辯變得荒謬、可恥和令人憤慨。
漢奸·賣國賊·誤國者
抗日戰爭期間,漢奸之多,難以想象。日寇在侵略過程中竭力收買和利用各種各樣的漢奸。
漢奸是非常可恨的。但是,在漢奸之外的一些有意無意的賣國賊,特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