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① 幕面劇:原文mumming,英國的一種民間戲劇,起於中古,盛行英國各處,演於節日,特別是聖誕節,演員們都穿著光怪陸離的服裝,面技條帶,在人家房外或屋內演出。現在只有少數地方,還照舊舉行。詳見英國文學史家錢博斯的《英國民劇》。“幕面劇”意譯兼音譯,以這種戲的演員臉上垂著許多條帶,像面幕。
“不錯,有俺,小姐。艦長從前老讓那些演戲的在這兒演習。”
“我知道。好吧,你們要用這地方,你們就來好啦,”遊苔莎懶洋洋地說。
原來老艦長的住宅,差不多就是荒原的中心,所以他們才老選擇他那個盛燃料的屋子,作排戲的地方。那個屋子,像一個倉房一樣地寬綽,所以作排戲的地方,是再好沒有的了。那些扮角色的小夥子們,都分散地住在各地,他們要是在這地方聚齊,那他們每一個人所走的路,就差不多是相等的了。
遊苔莎對於幕面劇和幕面劇演員,本來都頂看不起。演員們自己,對於他們的藝術卻沒有那種感覺,雖然同時他們也並不熱心。一種世世流傳的遊藝,和一種絕而復興的舊劇,不用看比後面更顯著的情況,就可以區別出來;對於絕而復興的活動,大家都熱心盡力,興高采烈;對於因襲傳流的舊套,大家都冷冷淡淡,勉勉強強,看他們那種敷衍的態度,很叫人納悶兒,為什麼那麼一種草草了事的具文,卻非年年舉行不可。他們這些演員,和巴蘭①那一般並非出自情願的預言家一樣,本是不管他們自己願意不願意,反正內心裡有一種催動的力量,逼迫他們說人家讓他們說的話,作人家讓他們作的事。在現在這種從事於光復舊物的時代②裡,這種不知而為的扮演方式,就是一種真正的標誌,能使僵化的舊傳和徒有其名的復興,辨明分開。
① 巴蘭:摩押人因以色列人眾多,大俱,他們的王遣使者召巴蘭來,叫他咒詛以色列人,上帝臨巴蘭,告以不可。摩押王再使人請巴蘭,上帝臨巴蘭,叫他去,但須遵行上帝對他所說的話。……巴蘭見摩押王,說,我豈能擅自說什麼嗎?上帝將什麼話傳給我,我就說什麼。詳見《舊約·民數記》第二十二章以下。
② 光復舊物的時代:本書事蹟假定發生於一八四○年至五○年之間,其寫作時期則為一八七七。總的說來,約為英國動盪變革劇烈時期,但也有些復古方面,如思想上卡萊爾之主張回到中古,宗教上之牛津運動及天主教復振等等。哈代此處所指,則似為教堂建築之修復,其風盛於一八六○至一八七○年前後,哈代曾與其事,看到修復中的種種怪現象,於其小說及詩歌中時時諷刺之,表示所謂復舊,徒有其名。
他們演的那一齣戲,是人所共知的《聖喬治》①。所有的人包括每個演員家裡的婦女,都幫著預備。要是沒有姊妹情人的幫助,戲裝也許就作不成;不過反過來說,這種幫助,也並不是沒有它的缺點。那些女孩子們剪裁盔甲和裝飾盔甲的時候,無論怎麼也不能使她們尊重古代的流傳;她們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在這地方加一個綢結,在那地方加一朵絨花;據這些女性的眼光看來,盔甲上面的雲肩、掩心鏡、護領、護腕、袍袖等等部分,都是實際有用的好地方,可以在那兒縫上色彩鮮明、飄動翩翻的條帶。
① 《聖喬治》:英國民劇名,即幕面劇。聖喬治為英國護國聖人,他最有名的故事,是斬龍的傳說。英國在聖誕節演的民劇幕面戲,即以《聖喬治》為主。戲詞各地稍有異同,哈代所引,應即通行多塞特郡者。錢博斯的《歲時記》裡有該劇全文。
也許會有這種情況:在基督徒這方面扮鬥士的周,有一個情人;伊斯蘭教方面的戰士捷姆,也有一個情人。她們作戲衣的時候,捷姆的情人,除了在盔面上加了些絲帶而外,還在捷姆的戰袍底襟上加了一些鮮明的絲綢海扇邊(盔面的條帶都是約莫半英寸寬的彩色東西,垂在面前,大半是用絲帶作的);這種情況,讓周的情人知道了,周的情人,馬上就把周的戰袍底襟海扇邊那兒,加上了鮮明的絲綢,同時因為要勝過捷姆,還把肩頭上也加上了帶結。捷姆的情人,不甘心叫人比下去,又在捷姆的戰袍上處處加上絲帶花結和花朵。
這樣一來,鬧到末了,基督教徒軍隊中的勇士,和土耳其的武士,竟不能從衣服的特點上看出來有什麼不同;並且還有更壞的一點:偶然一看,也許會把聖喬治看作是他的死敵薩拉森人。那些扮演角色的,雖然心裡對於這種人物的攪惑,不能不覺得討厭,但是他們卻又得罪不起那些幫忙而使他們受益非淺的人,因此這種革新就繼續下去了。
不過,這種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