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4/4 頁)
風自然就會消滅,威風馬上被會人壓倒。
他寧願學曹孟德在幕後操縱一切,段既不與爭,加上直鄂合作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直系的蘇督馮黎自然成了最佳人選。
不過馮黎雖然對這個大總統的位置是躍躍欲試,他本人卻是個愛財如命勤儉持家的君子,一切選舉費用都要在中央拔給蘇省的軍費下開支,而且只肯開出普通票一千,特別票兩千的高價。
這個票價只是正常賣身價的二成,議員就這樣輕輕鬆鬆地脫了衣服賣了身子,總統選舉會兩度流產。
這時候,馮黎的助選軍團中突然來了一支生力軍,駐軍山東的陸軍新編第二師師長張克連連通電,反對馮黎出任總統,甚至有“選馮不如選莫敵”的妙句。
這當真是天外飛來之筆,這個張克素來是妙語如珠,前兩日有一堆“國會烏合之眾,惟有解散了事”之流的通電。
妙也!國會最最切齒此君平時干涉國會,他反對最厲害的人物國會偏偏要投贊成票。
中國人素來有個大特色,就是無理由之反對,他只要張克反對的,哪怕是阿貓阿狗,國會都可以投票贊成,所以馮黎人氣暴漲,眼見著就要出任總統,可這時候偏來了個變數。
第四卷 第三十三章 民主選舉
原來直鄂合作之聲高聲入雲,而北軍南征的步伐似乎也要隨時邁出。
廣東督軍莫敵,也就是張克通電中“選馮不如選莫敵”的那個莫敵,南方軍務院的最高首領,獨立於北方的叛軍最高首領,這時候卻陷身南方的內部爭鬥之中,卻無力對付北軍的南征。
南方一直就有兩個大內患,一為大雲南主義,滇軍素視貴州、四川為自己的殖民地,一為大廣西主義,桂軍素視安南、湖南、廣東三省為自己的殖民地。
當年桂軍佔據廣東的種種慘象,莫敵的腦海裡仍是記得清清楚楚,若不是自己在閩省率三千飢卒回師廣東,擊敗了雄據四省的十萬桂軍,粵人恐怕今日還在大廣西主義的禍害之下。
只是桂軍此後雖不敢攻粵,卻把苗頭指向安南,現在粵桂兩省在安南的內戰似乎一觸即發。
因此他決不願意直鄂合作的局面出現,而直系總統加上一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