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毛皮工匠縫製的價值連城的皮襖,一件給自己,另一件給……斯大林!可以想象斯大林如何惱怒,永遠惡狠狠地記住這件禮物。竟然把美國猶太人按照他的身材縫製的猶太長老穿的皮襖……獻給他,只穿軍大衣和皮靴的半個世界的主宰!同樣的顏色,同樣貴重的皮襖獻給斯大林和費費爾!這隻能出現在幻影中,噩夢中,卓別林的鬧劇中。費費爾還不如從美國給自己帶回一件殮衣呢!”費費爾如果知道斯大林從骨子裡蔑視,仇恨猶太人,決不會幹出這種蠢事。斯大林仇恨猶太人由來已久,大約受過他先前的老戰友後來的死對頭的氣。布林什維克領導人當中有大批猶太人,如托洛茨基、斯維爾德洛夫、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捷爾任斯基、卡岡諾維奇、李維諾夫、盧那察爾斯基和越飛等人。他們在文化修養、演說才能和人際交往上都超過斯大林。列寧對他們的重視也遠遠超過對斯大林的重視。赫魯曉夫在回憶錄中舉了一個斯大林仇恨猶太人的例子:“我記得在莫斯科工作時,第三十飛機制造廠發生某些騷動,透過黨的渠道和國家保安機關向斯大林報告了。在斯大林參加的一次會議上,正當我們坐在一起交換意見的時候,斯大林轉身對我說:‘工廠里正派工人應該發給棍棒,讓他們在下班時把這些猶太人打個臭死。’他說這些話時不單是我一個人在場,莫洛托夫、貝利亞和馬林科夫也在場。”布林什維克老一輩領導人(包括猶太人)不是被斯大林消滅,便是被他打入冷宮。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藍英年:比羅比詹的噩夢(3)
委員會還負責向美國報刊提供蘇聯人寫的歌頌祖國成就的報道。美國猶太人辦的報刊樂意刊登這些文章,如美國共產黨辦的《自由晨報》。這些文章經過層層審查轉到委員會,再由委員會提供給美國報刊,文章在政治上決不會有問題,但後來成為委員會的罪狀之一。
委員會管的事越來越多,竟對各州市發生的排斥猶太人的事件直接發函干預,這已超出它的許可權,引起各地官僚的不滿。費費爾還提出遠東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地域狹小,環境惡劣,不適合猶太人居住。他提議向政府要求把克里米亞定為猶太自治州,代替比羅比詹。費費爾的提議在委員會里引起激烈爭論。有人贊成,認為蘇聯有五百萬猶太人,比羅比詹容納不下,再加上氣候寒冷,沒人願意到那種地方去。克里米亞地域遼闊,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不但吸引蘇聯的猶太人,還吸引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可以成立一個在蘇聯管轄下的猶太自治共和國。外國的猶太人來了,還會帶來資金,對經濟發展大有好處。反對費費爾提議的人指出,克里米亞是韃靼人的祖居地,以通敵罪名把整個韃靼民族趕出克里米亞並不公正,個別韃靼人通敵不能牽連整個民族,所以韃靼人也是受害者,應返回故土。猶太人是受害民族,但不能強佔同樣受害民族的土地。米霍埃爾斯搖擺在兩種意見之間。他知道比羅比詹不能吸引猶太人,但佔據別的民族的祖居地良心不安。
於是,米霍埃爾斯便找著名猶太作家和政治家徵求意見。他派幾個委員找愛倫堡商量,愛倫堡認為佔據別人領土違背道德:“你們幹嗎要設立猶太人區呢,誰也沒有把你們往那裡趕。你們大概閒得沒事幹了吧?”米霍埃爾斯親自去找卡岡諾維奇。《命運寵兒的札記》的作者活靈活現地描繪出米霍埃爾斯和卡岡諾維奇交談的場景:
米霍埃爾斯請求卡岡諾維奇接見他。只有卡岡諾維奇能消除疑惑並提出忠告。
卡岡諾維奇立即把話題轉到他喜愛的輕歌劇《婚禮舞》上去。
“卡岡諾維奇同志,我來同您商量。”米霍埃爾斯等卡岡諾維奇誇獎過《婚禮舞》後,怯生生地說,“我們委員會里產生了向克里米亞移民的想法……”
卡岡諾維奇沒聽見對方說的話,說話的聲音更響了,洪亮的聲音充滿辦公室。
“每個演出季節都能演出《婚禮舞》那樣的節目就好了!決不僅猶太人愛看。那舞蹈,那歌曲,誰看了都愉快,都快活。”
“您說得對,我們在探索,但並不容易。像俗話所說的,婚禮一輩子只舉行一次。他們議論克里米亞,可這是別人的祖居地呀。”
“猶太劇院辦不辦學員班?”卡岡諾維奇問道,聲音震耳,“學員也參加《婚禮舞》的演出嗎?那就對了,增添青春活力嘛。”
“我們委員會里有分歧,我想同您商量……”
“沒有青年演員劇院就沒前途。”變“聾”的卡岡諾維奇愉快地說,“你們劇院辦學員班真太好了。”卡岡諾維奇挽起米霍埃爾斯胳膊,把他送出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