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沒有提起交換的問題。
。 想看書來
朱正:聽局中人談幕內事——讀蘇多普拉托夫回憶錄(5)
當一名間諜,是多麼艱難的行當呀。
當本書作者成了一名高階情報官員之後,有條件從近處觀察到最高領導層的派別鬥爭。在“斯大林執政的最後歲月”這一章裡,作者說:在斯大林周圍的力量分佈是這樣的:貝利亞、馬林科夫與別爾烏辛、薩布羅夫兩位主管經濟的人結成了統一戰線。他們都屬於同一個集團的人,他們把自己的人提拔到了政府中一些有影響的崗位。赫魯曉夫同貝利亞、馬林科夫集團關係十分密切。另一個就是後來被稱為“列寧格勒集團”的派別,其成員包括: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沃茲涅先斯基,黨中央第二書記、主管意識形態的日丹諾夫,負責包括國家安全機關在內的人事工作的蘇共中央書記庫茲涅佐夫,俄羅斯聯邦部長會議主席羅季奧諾夫,負責輕工業和財政工作的部長會議副主席柯西金等。這兩派鬥得很厲害。書中說:
斯大林鼓勵這種派別鬥爭,因為他明白,這對於他的政權沒有絲毫損害。除此之外,斯大林意識到,他們之間彼此勾心鬥角、追名逐利的權力鬥爭,給斯大林提供了極其難得的罷免他們的機會。他總是起用沒有上層鬥爭經驗的年輕的黨務工作者來替換他們。
日丹諾夫於1948年死去,第二年就製造出了一個“列寧格勒案件”,沃茲涅先斯基被處死。權力鬥爭的繼續導致了所謂的“醫生案件”,克里姆林宮一大批保健醫生被捕,想以此為突破口對###派進行清洗。本書作者認為,“很明顯,貝利亞是斯大林清單上第一個要消滅的人。”斯大林一死,這“案件”也中止了,被捕的醫生也就放了出來。
斯大林死後,高層權力鬥爭出現了全新的格局。作者說,這時,“赫魯曉夫便抓住機會向他覬覦的權力頂峰爬去。”本書作者同赫魯曉夫有過直接的交往,對此人的印象很不好,說他“善於投機鑽營、玩弄陰謀詭計”。“為達此目的,他(赫魯曉夫)必須摧毀馬林科夫—貝利亞同盟”。這一點,他有步驟地做到了。6月,他讓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這時馬林科夫已將黨中央書記的職務讓給赫魯曉夫了)簽發了逮捕貝利亞的命令。這以後,就是一步一步地來收拾馬林科夫了。書中說:“在國家領導人中,不存在任何貝利亞陰謀,而有的是整貝利亞的陰謀。”“不論貝利亞在1953年4月至6月間是出於何種動機,我們不得不承認他有關撤銷勞動改造管理總局、釋放###、改善同南斯拉夫關係的主張中已經包含了赫魯曉夫在‘解凍’時期所實行的‘消除個人迷信後果’的基本措施。”
在我看來,這可以算是一本研究蘇聯歷史的重要參考書。書中有不少論點,很有助於人們對歷史的認識。這裡隨手舉幾個例:
在雅爾塔協議中,美國、英國和蘇聯對戰後世界進行了劃分。無論多麼令人不可思議,但是這一協議是以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為前提的。
斯大林與日丹諾夫開始了“同世界主義者鬥爭”的運動,目的是加強與外界的隔絕並在知識分子中清除任何外來意識形態的影響。斯大林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想鞏固蘇聯在東歐的地位,並在那裡建立起蘇聯那樣的社會制度。
黨的高層領導發動反對“世界主義”和反對“個人迷信”的一次次運動,就是為了剷除前進路上的對手和向他們提反對意見的人。
在向讀者介紹了這本大可一讀的書之後,不得不附帶說幾句對譯文的意見。幾位譯者不辭辛勞譯出了這部三十多萬字的大書,他們的勞績是應該受到感謝的。只是如果能夠把工作做得更細緻一些,就更好了。一個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書中的眾多人名,沒有采用流行已久的規範的譯法。例如,“墨索里尼政府外交部長基亞諾”(138頁)通譯為齊亞諾;曾任蘇聯外交部長和駐美大使的利特維諾夫(261頁等多處)通譯為李維諾夫;蘇聯駐瑞典大使科洛思泰(310頁)通譯為柯倫泰;以色列政治家梅耶爾(347頁)通譯為梅厄;匈牙利的政治家伊姆拉·納侍(416頁)通譯為伊姆雷·納吉。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朱正:聽局中人談幕內事——讀蘇多普拉托夫回憶錄(6)
更不可理解的是就在同一本書中同一個人的譯名也有不統一的。例如:朗納·科恩(203頁)後面又譯為洛娜·科恩(217頁);布林加林(274頁)後面又譯為布林加寧(360頁);作者的姓蘇多普拉托夫有一處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