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兼政治委員,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後勤司令員。
(三)以15兵團領導機關為基礎組成13兵團領導機關,以鄧華為司令員,賴傳珠為政治委員,解沛然(解方)為參謀長,杜平為政治部主任。
�新中國建國時期的粟裕。組建東北邊防軍,在東北邊境地區預先集結部隊,是中共中央與軍委在戰略上的明智之舉,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爭取了軍事上的主動權。從《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可以看出,東北邊防軍司令部機關和13兵團的兵團機關同時建立,明顯是兩級機構。東北邊防軍是應朝鮮戰爭而預先籌劃組建的戰略方面軍,與一般性質的邊防部隊截然不同,其部隊的組成是從全國其他野戰軍中抽調而來的。13兵團抵達東北後,編入東北邊防軍序列,僅是其所屬的一部而已。與其同時第一批編入邊防軍序列的其他部隊還有:第四野戰軍42軍,炮兵第1師、2師、8師和一定數量的高射炮兵、工兵、戰車部隊。
長期以來,若干公開的出版物中,往往將東北邊防軍等同於13兵團,將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的職務等同於13兵團司令員鄧華的職務,或者想當然地說,“原擬選粟裕,但粟裕因病正在青島休養。而且一旦出兵援朝就可能不僅是一個東北邊防軍的問題了,各個野戰軍都會有部隊參戰,需要一個有能力的掛帥者。”言外之意,東北邊防軍原本不是由全國各野戰軍抽調部隊組成的,粟裕只是一個兵團司令員,沒有指揮過數十萬的大規模部隊,甚至粟裕還不是“一個有能力的掛帥者”。顯然,這些以訛傳訛的結論是有違客觀史實的。
國防大學教授徐焰明確指出:“軍委建立東北邊防軍的設想,是建立一個直屬中央軍委的、由多個兵團組成的野戰軍級單位。13兵團只是其中之一部。”⑨“第9、19兵團已內定為後續部隊”。
歷史史實也清楚地表明,在正式出國之前,第四野戰軍13兵團、第四野戰軍42軍及50軍、第三野戰軍9兵團、第一野戰軍19兵團等部即相繼被劃歸東北邊防軍建制。同時,這也表明中共中央將一旦開戰後的抗美援朝戰爭立足於大打。如果僅為一般邊防性質的小打,調四野的部分部隊就足夠了,粟裕作為統率第三野戰軍全軍以及其他野戰軍四個軍,共65萬人馬的攻臺戰役總指揮,也就沒有必要被調往東北了。
另一方面,早在粟裕受命指揮攻臺戰役時,因舟山、海南島解放以後,原來駐守這兩地的國民黨軍共19萬人逃往臺灣,使臺灣守軍增到40萬人。而粟裕當時指揮的攻臺部隊共約50萬人,敵我力量對比,還不算優勢。因此,粟裕於1950年5月建議中央軍委,“如能從其他野戰軍抽出三至四個軍作為第二梯隊或預備隊則更好”。接到粟裕的電報以後,中央軍委決定調其他野戰軍四個軍參戰,同時在大陸內地,以第四野戰軍13兵團擔任全軍的戰略預備隊,並從第一野戰軍抽出19兵團,作為中央軍委可以隨時調動的機動力量。顯然,如果攻臺戰役實現,並且出現其他意外情況,13兵團與19兵團作為預備隊和機動力量,都有可能在粟裕的指揮下作戰。也就是說,這兩個後來成為東北邊防軍組成部分的兵團,中央軍委原本就有調撥粟裕指揮的意圖。因此,當後來放棄攻臺,將粟裕調往東北,指揮13兵團,後來加上19兵團,以及粟裕在三野的老部隊9兵團組建的東北邊防軍,也就順理成章了。
中共中央與軍委對東北邊防軍早期的安排,與1948年1月組建東南野戰軍時的情形頗為相似。當時,中央決定,由華東野戰軍主力組建東南野戰軍,執行南進戰略任務,任命陳毅為東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兼副政委。雖然叫“東南野戰軍”,但實際準備執行南進任務的是由華東野戰軍3個縱隊組成的東南野戰軍1兵團。毛澤東決定,首先由粟裕率領1兵團於1948年夏季或秋季渡江南進,隨後由華東野戰軍另外3個縱隊組成3兵團於1949年二三月間才渡江跟進。不過中央這個計劃在粟裕的建議下很快取消了。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員人選(3)
“國難思良將”。粟裕再次被毛澤東點將,從原來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東南調往現在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東北,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這充分說明,粟裕卓越的大兵團作戰指揮才能受到了相當器重。接著,毛澤東又派陳毅向粟裕當面傳達,明確要粟裕擔負抗美援朝作戰指揮任務。
值得指出的是,1950年的攻臺戰役和抗美援朝,粟裕兩次與蕭勁光成為搭檔,顯示出中央軍委和毛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