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第二日,官府的衙役將一個死屍搬入義莊時,發現這守著義莊幾十年的老莊頭在自己的小屋裡上吊自盡了。
這老莊頭沒兒沒女,死後也沒幾個錢,最後由官府衙役隨便將屍體往後山一埋,草草了事。
沒人知道他為什麼會自殺,更沒人懷疑是他殺,官府唯一頭痛的是,怎麼再找一個膽大的人去看守義莊的這些屍體。
喜色傾城
獨坐高臺,
看層林盡染,
天階何處?
半杯濁酒,
飲三江餘恨,
京華煙渺。
安長,東唐的京城,當一輪紅日冉冉升起,自皇城的東面,就響起了金角聲。
被金角聲驚動的百姓都知道,那是今日要成婚的十三王爺正在宗廟祭祖上香。
十日前朝廷已張貼官誥,上書:為賀王爺大婚,皇上有旨,免秦、晉、白三州賦稅,赦全國流以下刑犯,死刑暫緩一月交執,百姓死喪十日停而不發……
總之洋洋灑灑一大堆禁忌,最後又書:國中百姓同樂三天,掛紅披彩,違者,以不敬罪處。
這要是構成不敬罪,重者可是滿門抄斬的。
所以不管你喜怒哀愁,早三日前,東唐上下已是一片喜氣洋洋。
在安長,更是每條街道鋪上了紅地氈,人人門前掛上了雙喜燈籠貼上了喜慶的紅楹,就連河道上的煙柳,也有各河道的衙門派人繫上了紅綢。
據說十三王爺的新王妃連同家人,已在十日前入京,入住刑部尚書謝家晉新賜下來的官邸之中,這處新官邸就位於雲上街的盡首……
說來也巧,這處官邸原來的主人也姓謝,是一位三朝閣老,好象和這位謝大人還是同鄉人。
東唐皇曆:五月十五,宜破土,宜婚,宜喪,諸事大吉。
這一日,衙門休假,店鋪休業。
清晨,整個雲上街紅色如雲,喜氣滿盈。
當迎親的炮竹在雲上街“噼哩叭啦”響起,全城的喜炮同時呼應,遍地開花。
浩浩蕩蕩的迎親喜輦自雲上街而出,經行安長的主街道,要繞皇城一圈。
全城百姓穿著鮮麗的新衣,雲集道旁,趕在親迎隊伍經過之前,紛紛在紅氈上灑上了清水與百樣花紅,以表對皇室的祝福。
傾城花香之中,五匹神駿的白馬,駕著五彩鳳輦,夾在皇家儀仗隊中緩緩而來。
群情湧動,歡呼不斷。
雖不見層層撒金帳中那王妃的風采,只要念及十三王爺是東唐第一美男子,他要娶的王妃,自然是國色天香!
遍地開花的竹炮聲中,哪怕只是遠遠看一眼那端坐的影子,人們已然心馳神往。
依照王室慣例,就算是住在宮外的王爺,新娶王妃,必要在皇宮中舉行大禮。
於是喜輦繞轉整座皇城的主道,至吉時入了皇宮的鐘慶門。
毓翠宮,是今日的喜堂。
華殿居中一席,坐著龍袍金冠的東唐王宴永,一身尊貴的明黃,襯著那俊逸的五官,威儀不乏風流。
此時他已有些不耐,擰著眉令身後的內侍:“快去問問,新人到哪了?”
內侍還不及答應,就被一人低聲阻住。
“皇上,耐心些,讓你的幾位哥哥聽見,以為你又心急著玩樂,不重視兄弟的婚禮,可就不妥了!”
沉沉如水的話語,出自與他並坐的太后口中。
東唐王臉上一熱,回過臉來訕訕陪笑:“孩兒只是急著想看看十三哥的王妃長得什麼模樣,竟然能教咱們的十三哥動心!”
太后珠冠微顫,稍稍側首,笑意半隱。
“傻孩子,你還不知道你十三哥的性子嗎?美色不在他眼中,他只知道守信二字!”
“母后說得是,十三哥答應了父皇要守住東唐的疆土,只要他在,必寸土不失,他果然是做到了。”東唐王眉微動,笑語。
“不只是他,還有你三哥,四哥,他們答應了先皇,一定輔助你做一個好皇帝,為朝廷盡責盡力,自你登基這些年,他們也一直在這樣做了。”
太后的目光轉視這明燭華堂,只見冠蓋滿目,只聞笑語春風。
王室的喜堂,雖限於規矩森嚴,不比百姓人家可以隨便喧譁,但這些平日裡老闆著臉一本正經的皇親國戚,在此時,倒是儘可以卸下了架子,三三兩兩,相互寒喧。
這殿上還有許多陌生的年輕的王親貴族,被親長帶著來向太后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