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
張獻忠既然要“求撫”,當然是要按鄭芝龍的先例辦的。不過即便這樣,也不太容易消去皇帝的憤怒——畢竟張獻忠挖過崇禎的祖墳啊!
不過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
首先,鳳陽皇陵被掘時,地方官怕擔更大的責任,只含含混混告訴皇帝說僅是皇陵附屬建築物被燒,而沒有報告陵墓被掘。
其次,張獻忠手下,恰好有位老兄姓薛,更湊巧的,當朝內閣首輔薛國觀也姓薛。無巧不成書的是,兩個人是老鄉,而且張獻忠手下這位薛將軍,還是薛首輔的子侄輩。所以,只要肯花錢,是能夠買動薛首輔為張獻忠說話的。
張獻忠確實花了不少銀子,估計怨氣不會小。以至於三百多年後,還借姚雪垠先生之手筆罵道:“媽媽的,把老子幾年的積蓄快擠光了!”
不過“招撫”終究還是談成了,張獻忠順手佔據了谷城附近的地盤,號稱要從良。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接受招安,鷙伏谷城(2)
但也不是所有的明朝官員都相信張獻忠是真心投降。
巡按御史林銘球、襄陽分巡道王瑞旃和左良玉三個人商量,準備趁受降之機把張獻忠抓起來,熊文燦怕這幫傢伙壞了他的聲名,沒有同意。更關鍵的是,他怕激變其他已受招撫的農民軍。
熊文燦只肯給張獻忠兩萬人的糧餉,可張獻忠非說自己有十萬“壯士”,請十萬人的餉——也難怪左良玉要不樂意:俺是立了戰功的正規軍,還沒發這麼多糧餉呢!他張獻忠,一個打了敗仗的“流賊”,他憑什麼?
於是張獻忠藉口部隊吃不飽,拒絕協助明軍去###其他“流賊”。但他在谷城還算規矩,娶了個生員的妹妹做老婆,部隊也不擾民,看起來像是安安分分過日子。
可是還是有人不放心。
湖廣巡撫餘應桂致書熊文燦,說張獻忠必反,應該及早除掉——可不巧得很,這封信給張獻忠截住了。於是張獻忠向朝廷大哭大鬧,說自己是真心投降,可現在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心靈受到了創傷。
碰巧這位餘應桂先生,先前還彈劾過現在的大紅人楊嗣昌的老爸,前三邊總督楊鶴。所以楊嗣昌肯定落井下石。於是餘先生被罷職充軍,從此再沒人敢輕易說張獻忠的不是。
張獻忠的膽子越發大起來,甚至有谷城居民報稱,見到他和著名流賊李自成,鬼鬼祟祟地在一起喝酒,似乎還商量一些不法勾當。
據說還送了些軍用物資給李自成。
不管怎麼說,反正到了崇禎十二年的五月,恢復了元氣的張獻忠又重新造反了。他殺掉了谷城知縣阮之釧,還把大恩人陳宏範派來負責監視他的兩個將官裹挾走了。
更缺德的是,他居然在牆壁上寫了一本賬目。誰收過他的錢,哪年哪月哪日,收了多少,一條不落。據說只有和左良玉密謀要暗算他的王瑞旃,沒有收過他一文錢。
張獻忠這輩子,數這件事兒做得最有氣魄。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三、在湖廣四川遊走的歲月(1)
得知張獻忠復叛後,羅汝才、李自成等各股紛紛重出江湖,一時湖廣一帶風聲鶴唳。
他們在羅猴山、香油坪兩地擊敗明軍,取得了大勝。但隨即又被緩過氣來的左良玉打敗,李自成輾轉進入河南,在那裡開闢了新天地;而羅汝才則和張獻忠短暫合股,在湖廣一帶打游擊,兩人因為意見不合分手,羅汝才北上依附李自成,而張獻忠繼續留在原地活動。
楊嗣昌見事態惡化,感到自己責任重大,自請出京督師“剿賊”。他任命左良玉為“平賊將軍”,全權指揮前線明軍。
楊嗣昌親臨一線督師,也取到了一些效果。崇禎十三年二月上旬,左良玉與張獻忠在今四川萬源附近的瑪瑙山展開了一次大規模會戰,張獻忠大敗,連老婆小妾都丟給左良玉了,高參潘獨鰲也被俘虜。
楊大人將這幫高階俘虜都關押在襄陽城裡。
但左良玉這時候鬧情緒了。本來,楊嗣昌以左良玉不大聽從命令,想以賀人龍接替他當“平賊將軍”,給賀將軍的招呼也打過了,可左良玉突然打了個瑪瑙山戰役,還獲得大勝——這就讓楊嗣昌為難了。
於是給賀人龍的承諾延期,時間待定。賀人龍綽號叫作“賀瘋子”,自然行事有些極端,竟索性跑去把這事兒告訴了左良玉。
左良玉正在生悶氣呢,張獻忠的說客來了:有我張獻忠在,朝廷才會器重你左將軍,你今天消滅我,明天你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