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社會影響的後果268
日常生活中的規範性社會影響269
試一試!違規:揭開規範性社會影響的面紗269
何時人們會順從規範性社會影響?275
試一試!時裝:現實中的規範性社會影響278
少數人的影響:少數人何時能影響多數人279
8。4利用社會影響以促進有益行為280
連結宣傳的威力281
命令性規範與描述性規範的作用283
8。5服從權威285
規範性社會影響的作用289
資訊性社會影響的作用290
服從的其他原因291
過去和現在的服從研究293
第9章團體過程:社會團體的影響300
9。1什麼是團體?302
人們為什麼要加入團體?302
團體的組成與功能303
試一試!當你違背角色時會怎樣?306
9。2團體與個人行為307
社會促進:他人在場為我們增添活力307
社會懈怠:他人在場使我們放鬆310
社會懈怠的性別和文化差異:誰最偷懶?311
去個體化:迷失在人群中312
9。2團體決策:兩人(或者更多人)的決策一定優於單獨決策嗎?314
過程損失:團體互動抑制了良好的解決辦法314
連結出兵伊拉克的決定是團體思維的結果嗎?320
團體極化:走向極端321
試一試!選擇困境問卷322
團體中的領導322
9。3衝突與合作326
社會困境327
試一試!囚徒困境328
用威脅解決衝突330
溝通的作用331
協商與討價還價332
第10章人際吸引:從第一印象到親密關係338
10。1產生吸引的原因340
住在隔壁的人:時空接近效應341
試一試!在生活中體驗時空接近效應342
相似性343
互惠式的好感345
外表的吸引力與好感346
人際吸引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和公平理論353
10。2親密關係355
愛的定義355
文化和愛357
試一試!激情之愛量表357
10。3愛情和人際關係360
進化和愛:選擇配偶360
連結排卵是否會影響對男性吸引力的知覺?362
親密關係中的依戀型別363
連結戀愛中的大腦366
長期人際關係中的社會交換368
長期人際關係中的公平性371
10。4親密關係的結束372
分手的過程373
分手的體驗374
第11章親社會行為:為什麼人們助人?380
11。1親社會行為的基本動機:為什麼人們助人?382
進化心理學:本能與基因382
試一試!互惠規範能促進幫助行為嗎?384
社會交換:助人的成本與報酬385
移情與利他主義:助人的純粹動機386
11。2個人品質與親社會行為:為什麼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助人?391
個體差異:利他人格391
親社會行為中的性別差異391
親社會行為中的文化差異392
宗教和親社會行為393
心境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39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