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還需要常樂我靜,不使神氣外馳,保持自然,這樣使耳能返聰,目能返明,氣足可以防病,身強自能延年。
日,這是練功還是練神仙?我再一看,還有後篇?我仔細一看,卻是先天功二十句真訣。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這兩句概述了道家練功方法最基本的要求,即忘言忘守,就是在練功時做到不守而守,只有用不守而守的方法練功,才能達到氣不聚而聚的要求。在練功中要達到忘言守,往往並不容易做到.要降服練功中的心猿意馬狀態,但不能用強制的手段,而是要練心,但是要用無為自然的方法去練它,這樣練起來自然而然了,一自然就能達到養氣的目的。)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動”即氣之動,“靜”即心神之靜。“事”即氣也。當練功時意念連到無為的狀態,即入靜時,氣就產生,靜極必生動,所以靜為動之宗祖。相反動極復靜,動又為靜之宗祖。故動與靜是練功中的自然之道;而且它們互為宗祖。如果沒有氣機發生又何談動和靜乎。)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靜極生動。動極生靜謂之常道,又謂真常。“應物”即採氣也。靜到極處,必然產生氣,有了氣就要採練辣。在產氣和採練時,心神不能昏迷,昏迷氣就散了。)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性即先天元神。練功入靜時,心不昏迷,神就不散亂。性不散亂,產生的氣自然而然回到丹田。)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壺”即坤爐丹田是也。氣回到丹田就要操煉成丹。操煉方法是在丹田內匹配陰陽,其法如同將坎中之陽填補離中之虛(陰也),會達到乾坤的要求。)
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在丹田中不斷進行陰陽匹配,丹田氣越來越足,氣足欲動時,用真意領之,過尾閭、夾脊、玉枕背後三關,直撞乾頂(泥丸),氣化為甘露下降,過十二重樓時雷聲隆隆。)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白雲”即氣也。“須彌”借用須彌上之名比喻人體最高點即頭也。氣足後沿督脈上衝乾頂,氣化甘露從頭向下降,復回丹田。)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甘露從頭而降,如飲使人長生不老的美酒,其景極其舒服,這種自飲即可長生有其樂無窮的美酒的快活情景,如果沒有練到這一步功的人怎能知曉。)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練到以上功時,有時靜到極處,從腦中可以發出一種極其美妙難言的琴聲,此後靈機逐步自開。)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做到這二十句,可以達到一定的功夫,繼續修煉就可以達倒上乘功夫,即按道教所說的,修成道果登天成仙(延年益壽之意)的目的。)
這麼複雜?日了,不愧是六十的友好度,不過如果我和他的友好度再高一點,他就親自來教我了,而不是給我這本秘籍,誰又能說這其中沒有他想嚇退我的意思呢。媽的,我還就不信我練不成……
第一天,李元芳看著我:“劉兄,你昨夜裡沒睡好麼?”
我:“……昨天耗子多,鬧的。”
第二天,李元芳對我道:“劉兄,你氣色不太好呀?”
我:“……東西吃壞了,鬧的。”
第三天,李元芳道:“劉兄,劉兄,你怎麼了?你別嚇我呀?”
我:“……”
終於,咱們老狄見了武皇了,一番分析之下,武皇封他為同鳳閣鶯臺平章事加黜置使,
赴北都太原(大唐李淵起家的地方)代皇帝祭掃祖祠,李元芳這個王八蛋也暫時回覆了他的身份,不用那麼擔驚受怕了,現在於狄仁傑手下戴罪立功,皇帝還算大方,讓一個啊虎敬暉的千牛衛將軍帶著一批千牛衛到狄仁傑帳下聽用,顯然,她也是怕再有一次狄仁傑的遇襲事件發生,不得不說,對於武皇而言,狄仁傑是相當重要的。
幽州。好幸苦啊。
這一路的趕來,白天趕路不說了,老子晚上還得要練功?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已經隱隱感到了自己的氣感了。
第三章:大柳樹村
幽州。好幸苦啊。
狄胖子也不知是怎麼想的,帶著我們著輕裝便衣趕路。
這一路的趕來,白天趕路不說了,老子晚上還得要練功?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已經隱隱感到了自己的氣感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又氣感又有什麼用?你當是仙界僱傭軍裡可以閉關的嗎?不行,你得自己一點一點地練,再說了,內功這玩意兒,雖說我練得這個先天功屬於牛大B級的,但再怎麼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