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奧妙所在,只此可看出,此功法必是不宜走火入魔,不會走火入魔?這種內功,也難怪李元芳日後能大戰鐵手團呢。
第三層凝神氣穴,心息相依。什麼叫先天功?到了這一步也就是先天了,天,才第三重就能先天?一般情況下,哪一種武功不是練到了極處才能步入先天,這門先天不足功倒好,這就能先天了?看來這先天功第一層是養氣,第二層是功力加深,第三層便是衝穴位,已邁入先天之境了。
第四層……煉液化精,這已經是道家的秘法了,口津是液,腎水是液,這門功法說得是在行、住、坐、臥之時,舌抵上顎,自然生出津液,待口滿時,引頸而吞之,自然響聲汩汩,直達丹田。少時,心意入定,不知身在何處。待物極必反,靜極生動,外陽舉而元精生矣。
第五層,生精子時,天地子時一陽生,人身氣質合乎天地,故子時元陽亦生。但人為情慾所牽,亂其自然,不能合乎天地,故陽生多在寅時,故為〃活子時〃。內陽生,外物即舉,但須知水源清濁,方化施功煉化。無念無慾,由靜而生者,謂之水源清。從情慾而生者,謂之水源濁。
第六層,採精火候,採精者,是將所生之元精彩而歸爐(爐即指丹田氣穴)。但採時須知其火候,方能煉精化氣,否則採而復生,難免漏精之患。火侯者,生精時謂之生精火侯。當採精時,謂之採精之侯,步步皆有火侯。採精者,是採靜而後生之元精也。元精內生,外物立舉,這時要身心勿動,速凝神太虛,意照丹田(微意照在丹田)。待所生之元精欲返回之時,速一吸氣,下達會陰穴,一呼用意提引入丹田。如此數遍或十幾遍,內精歸爐,外物自然縮盡,此謂之採藥歸爐。若由濁源生精陽舉時(白天有慾念者也謂之濁源),用採藥歸爐法,少時又生。凡採而不動者,即為濁源。即用吸、抵、撮、閉口訣,一吸由後三關直升乾頂,一呼由乾頂而降於丹田,如此數遍,再溫養之,至外物縮盡為止。
第七層,也是最後一步,那就是煉精化氣。接上述,精既歸爐之後,須以火煉之,復化為元氣,則無漏精之患。方法是先武后文。有意於呼吸,行三十六息,息息歸根,不離丹田氣穴,謂之武火。再以神寂照之(忘息的意思),行二十四息(數息而不著意)即謂之文火。如此夜夜行功,火侯無差,不幾日,丹田溫暖,精生更旺,感覺丹田常有一種太和之氣,氤氳不散,如此日久,自有開關之侯矣。以上謂之調藥。
再看這第二篇,說得是聚火開關之法。此法分為四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氣足開關,八脈俱通,其意為開關者是透過以上煉精化氣,丹田氣足,日久在靜定之時,忽覺丹田發熱,氣生氣穴。這時千萬勿動勿驚,心歸杳冥,任其自然自生,不即不離,勿忘勿助,決不能昏迷,以防氣散。待到熱極欲動之時,我以真意領之,入尾閭之穴。原則是氣不動我不動,氣將動我先動。氣足者自然一撞直上乾頂,須臾化為甘露,深入任脈,香甜滿口,腦髓清定,響聲隆隆,直達丹田,非同前咽津之響聲也。從此,八脈俱通矣。氣不足及體弱者,氣力稍差,不能一撞直上乾頂,須以神守之。待氣欲動時,以意引之,過尾閭至夾脊。如無力上衝,須任其休息,以神守之。待將動時,以意領之,一撞而上過夾脊,直至玉枕。再無力上行時,仍須任其休息,以神守之。待將動時,以意領之,一撞而過玉枕,在入泥丸,少時片刻,化為甘露,降至丹田矣。
第二個步驟是周天運法,還精補腦,周天者,是每次氣生,引氣入任督行一週而歸丹田,故謂之周天。此後靜極氣又生矣,外物立舉。這時須不驚不動,待氣足欲回時,以神領之,一吸而神氣直上乾頂,一呼而神氣下降丹田,為之一週。以神守之,寂而照,照而寂,在杳冥之間把知覺泯去而入定矣。此後復生如此,謂之還精補腦。
第三個步驟,氣就神交,任督自轉,以上週天運法,行之既久而定靜之時,忽覺丹田溫暖,元氣生矣。所生之元氣自不外馳,而上入中宮,與神相交,氤氳配合,如如不動,恍惚之間,已入定矣。少時元氣又動,一股熱氣(不行陽關矣)由丹田入尾閭過夾脊,經玉枕直達泥丸,又下降丹田氣穴。此時神隨氣行,不由自主,非人力所能為也。此後復生如此,行之既久,既而歸入大定。在定靜之中,一道白光亮如水銀,由任督二脈旋轉不停,三百餘周自然而停。此後復生如此,謂之法輪自轉矣。
第四個步驟,陽火止閉,保健延年,接上述法輪自轉後,真氣已不行陽關,外物自不舉也。此時身之宿疾,不治而愈,夏不畏熱,冬不畏寒,神氣充足,精神愉快,如如自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