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是“加爾特亞”的轉音;黃節認為中國的“盤古”,很可能是“巴克”的轉音;劉師培認為中國的“泰帝”,很可能是“迦克底”的轉音。在這件事情上做得比較過分的是丁謙,他斷言華夏文明早期創造的一切,巴比倫文明都已經有了,包括天文、曆法、數學、井田制、服飾、器用都來自那裡。連文字也是,因為據說八卦影象與巴比倫的楔形文字有點相似。有的學者甚至憑著想象把巴比倫文明傳入華夏大地的路線圖都畫出來了。
更有趣的是,不同的幻想之間還發生爭論,就像兩個睡在同一個屋子裡的人用夢話爭吵了起來。例如丁謙認為,把巴比倫文明傳入中國的帶頭人是盤古,而章鴻釗則認為是黃帝。理由之一是,莊子說過黃帝登崑崙之上,而崑崙山正好是巴比倫文明傳入中國的必經中介。
不應該責怪這些學者“數典忘祖”。他們突然受到世界宏觀思維的激勵,試圖突破千年傳統觀念探索華夏文明的異域源頭,這並不影響他們對華夏文明的熱愛。他們中有的人,還是傑出的愛國人士。但是毫無疑問,他們的論述暴露了中國傳統學術方法的典型弊病,那就是嚴重缺乏實證材料,卻又好作斷語。即便有一點“實證”,也是從文字到文字的跳躍式比照,頗多牽強附會。若要排除這種牽強附會,必須有一種“證偽”機制,即按照幾個基本程式證明偽之為偽,然後方知真之為真。這些斷言華夏文明來自巴比倫的學者,在自己的思維中從來就缺少這種逆向的證偽習慣,因此聽到風就是雨了,而且是傾盆大雨。
但是,考古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實物證據,不斷地證明著這片土地上文明發生的獨立根脈。我還朦朧記得,好像是地質學家翁文灝吧,發表文章闡述遠古大洪水所沉積的黃土與大量舊石器時代文物的關係,證明黃河流域也有過舊石器時代,與西方的舊石器時代平行共存。他的文章我也是在半山藏書樓看到的,但那篇文章的標題,現在記不起來了。
有過了疑古、外來這兩大思潮,又有了不少考古成果,我們就可以重新檢視史料記載,對黃帝時代作出比較平穩的猜測了。
看管半山藏書樓的老大爺已經連續問了我三次:“這麼艱深的古書,這麼枯燥的雜誌,你那麼年輕,怎麼有耐心幾個月、幾個月地看下去?”
前兩次我只是笑笑,等到問第三次時,我作了回答。
我說:“大爺,只要找到一個有意義的大疑問,看古往今來的相關爭論,然後加入自己的判斷和猜測,這就像看一場長長的球賽,看著看著自己也下場了,非常有趣。”
其實,這也就是我初步建立的學術路線。
四
我當時對黃帝的猜想,只能是粗線條的。因為半山藏書樓雖然有不少書籍,但畢竟有限。
黃帝,是華夏民族實現第一次文明騰躍的首領。在這之前,中國大地還處於混沌洪荒之中。因此,後代就把各項文明的開創之功,都與他聯絡在一起,貼附在他身上,並把他看成是真正的始祖。這並不是說,華夏文明由他開始,而只是說,決定華夏文明之成為華夏文明的那個關鍵歷史階段,以他為代表。
黃帝出生在哪裡?肯定不是巴比倫,而是在黃河流域。在黃河流域哪一段?這就不是很重要了,因為他的部落一直在戰爭中遷徙,所謂“居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有關黃帝出生地的說法倒是有好幾種,牽涉到現在從甘肅到山東的很多省。經過仔細比較,陝西、河南兩地似乎更有說服力。而我個人,則傾向於河南新鄭,那裡自古就有“軒轅之丘”、“有熊氏之墟”。黃帝號“軒轅氏”,又號“有熊氏”,可以對應起來。
黃帝有一個“生死冤家”,那就是炎帝。
歷來有不少人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但也有人說,他只是神農氏時代的最後一位首領。炎帝好像出生在陝西,後來也到河南來了,並且衍伸到了長江流域。
黃帝和炎帝分別領導的兩個部落,在當時是最顯赫的。
炎帝的主要業績比較明確,那就是農業。他帶領人們從採集野果、捕魚打獵的原始生態,進入到農業生態,開始種植五穀菜蔬,發明了“火耕”的方法和最早的耕作農具。他也觸及了製陶和紡織,還透過“嘗百草”而試驗醫藥。顯然,炎帝為這片土地的農耕文明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相比之下,黃帝的業績範圍就擴大了很多。除了農業,還製作舟、車,養蠶抽絲,制玉,做兵器,並開始採銅,發明文字和曆法。
由此作出判斷,黃帝應該比炎帝稍稍晚一點。在農耕文明的基礎上,黃帝可以有多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