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祿的長子吳爾古岱,並把他們送還回國。蒙格布祿的次子則交給了明朝,並詭辯說:“蒙格布祿陰謀叛亂,所以把他給殺了。”
明朝見關外局勢已經穩定,也就沒有采取其他措施,等於預設了奴兒哈赤的吞併行為。奴兒哈赤於是很是輕視明朝,自此以後,在關外更加肆無忌憚了。
後來葉赫部落又和哈達部落交戰,奴兒哈赤於是以援救哈達部落為名義,重新佔領了哈達部落的土地,並向葉赫、烏拉、輝發三部落進攻,不久,扈倫國四個主要部落全部落入了奴兒哈赤之手。
由此,奴兒哈赤也逐漸統一滿洲各部落,積聚力量,伺機進軍關內,奪取明朝政權。
6、努兒哈赤的七大恨
明末張獻忠屠戮四川也搞了個“七殺碑”,努兒哈赤為動員滿人攻打明朝,激起滿人的仇恨之心,也挖空心思的弄了個“七大恨”。
當時的情況是,努兒哈赤在統一了海西四部的哈達部、輝發部和烏拉部後,唯有葉赫部沒有拿下。當時的葉赫部知道努兒哈赤的野心,所以一直依仗明朝來對抗努兒哈赤的勢力,而明朝也以葉赫部來限制努兒哈赤勢力的發展。
因此,努兒哈赤對葉赫部落和明朝恨之入骨。為了製造事端,鼓舞滿人士氣,努兒哈赤於是擬出對明的“七大恨”,告之於天,準備進攻明朝。
下面就是努兒哈赤所謂“七大恨”。
第一, 我的祖、父沒有侵犯明朝的一草一木,而明朝無理起釁,害死我的祖、父,此恨不容共天,此一大恨也;
第二, 明朝雖然起釁,但我等還是想修好,並勒碑警告,滿漢人都不得越界,有越界的即殺之。但明朝無視碑文,任意進入我邊界,幫助葉赫部,此二大恨也;
第三, 明朝人經常跨越邊境,我等按碑文約定懲殺過境之人,明朝人責備我擅殺,拘留我們的使臣,並殺之於邊境,此三大恨也;
第四, 明朝人越境幫助葉赫部,使得我等已聘之女,改嫁蒙古,此四大恨也;
第五, 柴河、三岔、撫安三地,歷來是我等疆土,已經在此耕種,明朝人不允許我等百姓收割,任意驅逐,此五大恨也;
第六, 邊外葉赫部,獲罪於天,而明朝偏信其言,還派使臣來責罵我等,肆意凌辱,此六大恨也;
第七, 在我等部落多年的征戰中,屢次和我等為難,當年哈達部幫助葉赫部來攻打我等,已被我收服,明朝還想要挾我等為之復國。列國間的征討,順天意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明朝偏要違抗天意,讓死者復生,明明就是有意和我等作對,此七大恨也。
寫好“七大恨”後,努兒哈赤展開了強大的宣傳攻勢,讓其部眾都知道為什麼要攻打明朝。後來,努兒哈赤就率大兵圍困撫順並攻佔之。明朝知道兵禍不能免,在瀋陽集合兵力後,分兵四路###努兒哈赤,但三路兵力被努兒哈赤擊敗,努兒哈赤還乘機征服了葉赫部。
過了三年後,努兒哈赤又發兵來攻打瀋陽,明朝總兵賀世賢中箭身亡。拿下瀋陽後,努兒哈赤又發兵攻打遼陽,明朝軍隊屢屢戰敗,退回關內,關外七十多城落入努兒哈赤之手。
努兒哈赤後來即以瀋陽為國都,改名盛京。這時的滿洲,已經儼然敵國,成為明朝強勁的對手了。
回頭看來,“七大恨”這個東西,有真有假,虛虛實實,但對統一滿洲人的想法倒還真是起到了相當大作用的…他們覺得自己被欺負了嘛! txt小說上傳分享
7、皇太極設下反間計,崇禎中招誅殺袁崇煥
《碧血劍》裡的主角袁承志,武藝高強,有情有義,出身也很厲害,乃是明末忠臣袁崇煥之子。但是,後來他的父親中了奸人之計,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全家滿門抄斬,年幼的袁承志被家中的一個啞僕冒死救出,後來拜到華山門下,練得絕世武功,並和美女溫青青、九公主等發生悱惻的愛情云云。
不過,袁承志的老爸袁崇煥是沒有武功的,他本是科舉出身的文人,但令人驚異的是,袁崇煥的軍事才能相當了得。明末滿洲人的崛起,已經成為明朝最大的邊患,特別是努爾哈赤攻佔撫順後,氣勢大盛,明軍幾乎望風而潰。危急之時,袁崇煥被委以遼東防務的重任。
受命後,袁崇煥加固了寧遠城,滿洲人攻打了六個月都沒有拿下。據《嘯亭雜錄》卷一中記載,在一次攻城中,奴爾哈赤被袁崇煥用紅衣大炮擊傷,奴爾哈赤憤然說:“何憨兒乃敢阻我兵力?”不久,奴爾哈赤便因傷重掛了。奴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大憤,繼位後提兵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