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退。
3月3日,由般尼方面企圖增援孟關約300餘日軍,悉數被我65團就地圍殲。
3月4日,新22師已完成對孟關之敵的四面包圍。
3月5日拂曉,新22師從西、北、東、南四面同時對孟關之敵發動了強力而猛烈的進攻。64團1、2兩營於10時自東面突入孟關,激戰中第2連連長雷嘉祥陣亡,3連連長劉國斌重傷;該團第3營與66團第3營並肩進攻,激戰至14時完全佔領了俯瞰孟關的670高地。66團第5連於3月5日凌晨前,將新邦至孟關道路截斷,敵徹夜不斷反撲,激戰中該連8排排長潘奮生捐軀;上午8時許,66團第2營攻入孟關;此時我65團第2營佔領般尼,機槍2連排長何昌承陣亡;第3營佔領新幫。
至此,新22師便完全攻佔了孟關,日軍據守孟關的兵力除55、56兩個聯隊6個步兵大隊外還有114聯隊第3大隊共計7個步兵大隊,另有臨時組建的“菊大隊”和山炮2個大隊、重炮第21大隊,以及獨立第13速射炮大隊。田中新一於3月3日下令將其主力從孟關向尼拉班轉移。但我新22師攻克孟關時仍然合計斃敵千餘,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和裝備。佔領孟關後,新22師隨即揮師南下。
步、戰配合 所向披靡(1)
中國駐印軍戰車第1營在營長趙振宇上校指揮下,兼有66團第1營的密切協同,於3月3日凌晨由南姆卡,分別向尤卡、寧庫卡、三馬卡等地勢如破竹般的攻擊前進,沿途摧毀了日軍多處防禦陣地,於傍晚到達南宇河畔。3月4日,遭寧庫卡之敵徹夜纏襲,當予擊退。
3月5日戰車第1營(附66團第1營)繼續推進,攻佔了寧庫卡、三馬卡。
6日,奪取於卡、尤卡。
7日,攻佔南宇河上渡口(座標NX2548),切斷孟關日軍南逃的生路。
8日,戰車營以主力突入太邦敵軍18師團戰鬥指揮所,敵師團長田中新一一時猝不及防,只得隻身兔脫。其作戰課長石川中佐、經理部長木村大佐、56聯隊聯隊長山崎大佐以下450餘人,不是遭我軍機槍射殺,便被戰車履帶輾死,僅極少數敵軍官兵跟著田中隱入林中逃命,其指揮系統悉遭摧毀,當繳獲敵軍18師團關防1枚,裝甲車2輛、卡車及指揮車各1輛,戰防炮6門。
後來史迪威在向蔣介石的戰報中,轉述戰車指揮官博朗上校的報告稱:中國戰車營戰績輝煌,但他們並非富有戰場經驗和嫻熟機械技能的老練部隊,故不能對其期許過高。在嚴格的軍事標準下他們是生手,而且很多是農家子弟,駕駛由馬達驅動的車輛,是他們生平的首次。該營及支援的步兵營,曾殲滅500多名日軍,所到之處,使敵膽寒。中國戰車營僅受過3個月的專業訓練,而他們在瓦拉班的戰績及其表現,表明他們是一支很成熟的戰車營,確實值得稱讚。這些中國兵是我所見過的最勇敢、最機智的軍人。我願與他們一道去赴湯蹈火。
2月21日,新38師師長孫立人在太白家接到史迪威這天下達的第10號作戰命令後,當即研究策定了全師的行動部署和作戰路線,並作出指示如下:以第112團和第113團分擔左、右翼隊,自拉貌卡、丹般卡之線出發,向據守大奈河、拉曼河三角地區拉秀卡附近之敵攻擊,將敵包圍殲滅之。新38師的左、右兩翼隊經過準備,於2月24日向敵攻擊前進。2月26日,右翼隊(113團)擊破沿途小股日軍後,在雷達附近渡過大宛河。2月27日,左翼隊(112團)擊破沿途日軍的阻擊,於馬高附近在敵前強渡大宛河。左、右翼隊相繼渡河後,一路長趨直入敵後,繼續向拉曼河攻擊前進。
3月2日下午,右翼隊攻佔拉曼渣卡。翌日,左翼隊攻佔瓦道卡、拉樹卡,前鋒直薄沙魯卡道北岸附近,至此,拉曼河及大宛河以北地區之敵已被我新38師完全肅清。3月3日,新38師進抵大宛河沿線後,孫立人鑑於日軍已開始將其主力向瓦拉班一帶轉移的新態勢,決定仍以112團(欠1營)從正面壓迫敵人,由113團於叢林中開闢道路向敵後深入迂迴,奪取瓦拉班,完全堵死日軍的退路,完成美軍5307團未能達成的戰略使命。期與由孟關南下的我新22師對敵構成南北夾擊,坐收全殲之效。第113團奉命後,連夜於叢林中開路向瓦拉班方向推進,經2晝夜的急馳,沿途肅清了多股企圖阻撓我軍前進的敵之阻擊部隊,並在於卡附近擊潰進攻5307團的日軍,使5307團轉危為安。該團繼續向瓦拉班方面急進,已深入敵後達60多公里,於3月6日攻佔了瓦拉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