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側背奇襲軍)大將,兩路進逼——山名持豐是在宴會上被殺的山名熙貴的堂兄弟。
為了給同族報仇,山名軍進展神速,而相比之下,細川軍則觀望不前,似乎本意就是要放赤松滿祐一條生路。當年九月,書寫山坂本城被山名軍攻克,赤松滿祐逃往城山城。九月十一日,城山城也被攻克,赤松滿祐先放火,然後自殺,據說一門六十九人全部殉死——四職之一的赤松氏就此衰敗。
本年為嘉吉元年,這次事件史稱“嘉吉之亂”。戰後,嘉獎有功之臣,赤松氏的領地基本都被山名氏所接收,山名氏的勢力大為膨脹,和細川氏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終釀成了1467年開始的“應仁之亂”,而“應仁之亂”,卻正是無比混亂的戰國時代的發端。
拉回來且說義教將軍被殺後,其子、年僅九歲的義勝被擁為幕府將軍,但義勝在位沒滿一年就病死了,傳位給其弟義成。因為守護大名們對將軍繼嗣問題爭論不休,致使寶座空懸了六年,直到寶德元年(1449年),足利義成改名為足利義政,這才正式就任徵夷大將軍。
這段幕府將軍的空白期,發生了兩件對後世影響很大的重要事件,一是神璽和寶劍的被奪,一是關東將軍的再興。雖說足利義滿統一了南北朝,天皇系統合而為一,但仍有很多南朝忠臣頑強地逆潮流而行,繼續採用或明或暗的手段反抗幕府統治。義勝將軍病歿於嘉吉三年(1443年)七月,兩個月後的九月,南朝遺臣日野有光悍然侵入禁中,奪取了所謂傳國三寶中的神璽和寶劍,有光在逃亡過程中被延歷寺僧徒所殺,其子資親被捕後,則被押赴六條河原斬首。
日野家族出於藤原北家,鎌倉幕府末期,因為幫助後醍醐天皇策劃倒幕而被殺的日野資朝、日野俊基,都出自這一家族。足利尊氏掀起反旗,南北朝開始以後,日野家也分裂了,日野資朝的兄弟資名和資明都出仕北朝,與幕府數代聯姻,關係相當親密。不過資朝這一支並非正根,而搶奪神器的有光倒是日野本家。因為日野有光、資親父子的被殺,日野本家斷絕,遂由日野資名的後裔入繼,這支原被稱為裡松日野家——釀成“應仁之亂”大禍的女主角、義政將軍的正室日野富子,就正出自裡松日野家。
先拋開搶奪神器和裡松日野家不談,再說說關東將軍的再興。寶德元年(1449年)元月,就在義政將軍即位前不久,幕府允許足利持氏的末子永壽王繼任關東將軍,重新執掌鎌倉府——估計幕府是不滿上杉氏在關東日益坐大,才定此決策的,永壽王也即足利成氏。
足利成氏才到關東,就遭到上杉家族的排擠,管領上杉憲忠(上杉憲實之子)還慫恿自己的家宰長尾景仲兩次起兵叛亂,驅逐成氏。足利成氏忍無可忍,終於在享德三年(1454年)殺死了上杉憲忠,並於次年(1455年)在武藏分倍河原打敗長尾景仲,迫其遁走常陸。
前此足利成氏被長尾景仲打敗,悽悽惶惶逃出鎌倉的時候,幕府將軍足利義政只是派人調解,這回輪到上杉方失敗了,義政將軍卻立刻下詔討伐足利成氏——有其老子持氏殷鑑在前,絕不能允許關東將軍再度坐大。康正元年(1455年)六月,駿河守護今川範忠殺入鎌倉,足利成氏逃往下總的古河,從此就被稱為古河公方。上杉憲忠之子房顯迎立足利政知為主君,據伊豆堀越城與成氏對抗——政知即被稱為堀越公方。鎌倉府正式分裂,關東平原亂成了一鍋粥,這直接導致了三十六年後的北條早雲突入關東、雄踞一方。
●畠山爭亂和畿內一揆
足利義政是個無能的將軍,和他父祖全都沒法比。就在他當政時期,室町幕府大走下坡路,並最終釀成了“應仁之亂”的爆發。說起“應仁之亂”,表面上看是因為將軍繼嗣問題所引發的動亂,然而實際上卻是細川、山名兩大家族及其黨羽爭奪幕府霸權的一次大規模衝突。這兩個家族的矛盾由來已久,“嘉吉之亂”後逐漸激發,並因畠山家族的內亂而邁向頂點。
畠山氏本居奧州,南北朝開始的時候,畠山高國被幕府任命為奧州探題,揮師東下,支援足利尊氏,家族從此煊赫起來,最終成為三管之一。足利義政在位的時候,畠山家督乃是前幕府管領持國,老傢伙沒有嫡子,被迫立庶子義就為一門總領繼承人,但他本人並不喜歡義就,同時又屬意於異母兄弟也是他的養子持富。
老頭子首鼠兩端,引起了家中被官們的分裂。所謂“被官”,原本是古代官廳中表示上下級關係的用語,室町時代逐漸轉化為代表武家主從關係之語,各守護大名承認在地國人領主的部分統治權力,將其收為家臣,卻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