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戰略,而缺乏能力,必然會出現下級不能明白上級的指示的問題,在執行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大打折扣,最後出現事與願違的結局;如果一個企業有戰略,又有能力,但缺乏資源,必然也會出現巧婦難為無米炊的局面。只有我們同時具備這三個重要的競爭要素,才能進一步談怎麼競爭,有多少步計劃,第一步計劃是什麼,以及第一步計劃的第一個要點是什麼。
蟲工木橋◇。◇歡◇迎訪◇問◇
第53節:第四章 贏取女性市場的三部曲(6)
既然資源是競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進入女性市場時已具備充足的競爭資源,這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以我國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的實力來看,仍需要整合競爭資源,為自己注入新的競爭力。
那麼,如何整合競爭資源呢?一般說來,有四種資源需要有效地整合。
第一種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很容易理解,它是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能被利用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多個自然要素。自然資源可以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如土地、水、動植物、礦產等都屬於有形資源;而光、空氣、熱能等都屬於無形資源。可以看出,自然資源是很寶貴的,是人類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國民收入的財富源泉,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由於自然資源分佈很不均勻,也就決定了擁有自然資源者容易處於領先的競爭地位。比如內蒙古有一家生產羊絨產品的企業叫鄂爾多斯,曾經有一段時間銷售得非常好。主要原因是鄂爾多斯壟斷了自然資源,因為它生產的羊絨產品不是所有的羊都可以生長出來的,只有內蒙古的一小塊地區生長的羊才能長出這種羊絨來,國外也有這種羊,但由於這種羊會連草根一起吃掉,會破壞生態環境,所以,國外已經很少養這種羊,由於鄂爾多斯控制了稀缺的自然資源,據說該公司控制的羊絨資源佔全球的40%,有非常突出的壟斷優勢,因此可以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自然資源能提供有力的競爭優勢,但是企業如果只依賴自然資源而保持競爭優勢,那麼這種競爭手段是很低階的,自然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的。惟有透過增強自主研發能力,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才是長遠的根本策略。
第二種是社會資源。可以簡單理解成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所有能提供並能轉化為具體服務內涵的個體,都可以稱為社會資源。
社會資源又可以分為內在資源和外在資源。內在資源指能解決問題並滿足需求的個人或組織等。比如員工、顧問、裝置、用品、財力、技術等都可算為企業經營的必須條件,如果企業缺乏這些社會資源,有再好的專案也難以順利完成。這就需要企業(尤其是新創立、規模較小的企業)去思考如何整合社會的資源,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比如有些企業想到了,自己創業初期,規模較小,有時忙不過來,就動員親戚、朋友一起來解決難題,這也是整合社會資源的一種方式,起碼經營人員把周圍的人都利用起來了。
外在資源主要是指我們通常所說的人脈關係。它包括了政府、私人機構、親朋好友、熱心人士等提供的協助。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重視人倫感情、講究人際關係的國家。在中國,企業有人脈關係,專案往往很容易獲得成功;如果缺乏人脈關係,哪怕一點小事,跑斷腿都辦不成。許多跨國公司剛進入中國,不懂得這個要點,結果處處碰壁。經過一番反省,他們紛紛成立相關部門與利益相關者;維護關係。這就逐漸改善了跨國公司水土不服的一大症狀。
。←蟲工←木橋 書←吧←
第54節:第四章 贏取女性市場的三部曲(7)
總體上說,企業有資金能把企業經營好並不足為奇;如果企業缺乏資金能把企業經營好,那才是真正的成功。這就需要我們善於整合社會資源,把社會上零碎的資源都整合到自己的企業裡來,為自己增強企業競爭力。
第三種是進行資源置換。資源既然是專有的、稀缺的、寶貴的,就應該充分考慮如何進行有效利用和彈性利用。經營過程中,企業不能一直投入新能源和裝置,而應該考慮如何利用和發揮自己的專有資源,與他人進行資源置換,彌補自己的缺陷。
我有一個朋友是諮詢行業內的知名專家,現在創辦了一家營銷公司。由於業務的需求,他需要在一些雜誌媒體上刊登廣告。但即使雜誌媒體給他最低的折扣,他都覺得貴,但又不得不刊登廣告。於是,他就找相關雜誌媒體商議,定期給它們寫一些行業觀點或評論類的文章,所得到的稿費再直接折換成廣告版面。這樣一方面由於雜誌媒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