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指力走的很慢,慢慢的兩道指力融成了一道指力向紙扇飛去,離紙扇只有半米左右時,仁智盤膝坐下,收起雙手打坐於地,繼而雙手各發一指,兩道指力並行而走,卻走的十分快,“波”的一聲與前面的指力向撞,一起撞在了紙扇之上,紙扇猛的凌空飛起,同時指力向白雲扇猛撲,擊在了白雲扇左掌上。眾僧人都瞪直了眼睛,先前在仁智周圍的幾個僧人這時才舒了眉頭。
白馬寺眾僧人與方丈相處多年,雖知方丈有蓋世武功,卻從未見過,只道方丈定是掌力驚人或者拳術威猛,此時見了方丈全身貫注卻只是凌空幾指,不禁都佩服起來。
仁智耳內只聽“波”的一聲便閉了眼睛,低首不語。
………【第十六章 黑衣女俠(終)】………
良久,指力激起的霧氣緩緩散去。白雲扇的扇子飛落在地上,白雲扇依然站立當地表情一如以前。白雲扇說道:“老和尚的陰陽連珠指,早就聽說功力不小,想不到五年不見竟進境到這般地步了。”他說話語言雖然平和卻似極力的壓制,聽了白雲扇無事,眾人心裡也不住佩服。這陰陽連珠指前力借後力四力合一聲勢驚人,這白雲扇看上去至多二十歲左右,想不到竟不怕這威力驚人的一招。
白雲扇見仁智並不回答,只是在低眉打坐,忙提了警惕防他有後招,又過一時見仁智仍沒有動靜,便隨手從身後的一個白衣女子一抓,抓下了那女子的佩劍,平手一送,劍尖向仁智飛去,口中說道:“來而不望非禮也,老和尚也吃我一招。”眼見那長劍向仁智飛去,仁智卻似渾然不見,眾人看他怎生妙招,卻見那劍直穿如仁智前胸,沒至劍柄。眾人大驚,身旁的幾名弟子忙上去扶救,卻見人群中一名中年僧人上前一步道:“仁智大師已經圓寂了。”原先在仁智周圍的幾個僧人已是低頭不語,僧眾頓時鴉雀無聲,偶有幾名僧人想起仁智大師的好處幾聲哽咽。
那名中年僧人,隨手拿出一封信來對僧眾念道:“白馬寺眾僧,貧僧三十歲出家,自四十歲接任白馬寺住持,二十餘年來,雖潛心佛法希望廣大佛門,然而,人生苦短,終不免一死。今寺內事務可暫由少林眾僧代為打理,所有僧眾務必聽從,想我佛慈悲定為本寺選一名後人賢才繼任住持。仁智。”此時說完,經聲頓起,僧眾個個低眉。
仁智突然而死,這倒令白雲扇一時也不知所措。見眾人都念往生咒,氣勢威嚴,在佛門蕭殺之地也不由脖頸涼氣之冒。身後的兩名女子拿了長劍便上前阻止。卻見眾僧裡,一個戴發少年手中一道紅光架開了兩人的長劍。接著這個少年僧人雙手各持一柄紅色佩刀與兩個女子打在一起。
眾僧一看這名僧人竟是剛入寺不久的女施主李月華。原來白雲扇殺到,白雲寺通性出戰,李月華也隨了出來,躲在廟門內觀看,要看來的魔頭是誰?一看來得竟是白雲扇和殺父仇人朱棄文,心裡害怕連忙化裝成了一名戴發僧人,待到眾僧與方丈出去交戰,便也混到了一名僧人後出的門來。初時見仁智武功卓絕與白雲扇斗的不分上下,心裡不禁慨嘆,希望仁智慧將仇人一指戳死。但仁智與白雲扇交手未完卻先行坐化了,心中既氣憤又惋惜,因此兩名白衣女子上來挑釁時,李月華竟然不顧自己安危持了彩虹雙翼與二人打在了一起。
這一來三女子鬥在一起卻與眾不同,李月華是江湖大盜的女兒,雖然自小嬌生慣養,但這一身的武藝卻是不差,這一路玄天月夜刀法乃是大盜李三昔年的一位朋友傳授,這套刀法本身就很怪異,三分飄逸中帶了七分詭異,刀法講究雙擊雙進,宛如兩名紅衣舞妓在月夜下綢帶飄舞,與兩道白光之中,紅光更顯嫵媚。那兩名白衣女子模不著路數,竟被逼的直往後退,頃刻見兩人已退了五步。兩名女子見這個戴發小僧,身材瘦弱,年齡尚幼,刀法卻是出眾,不由兩人對視一眼,同時向白雲扇看去,見白雲扇卻是不語,只是眼睛瞅了李月華上下的打量。原來李月華本來善於化裝,剛才與眾僧出來又是躲於人群之後,一時不被人發現,此時與來兩名女子對決,卻失了人群遮擋,自然被白雲扇看到,那白雲扇也是個過目不忘的人,尤其是漂亮姑娘,李月華曾經被朱棄文捉到,隨白雲扇一起待過兩天,雖然白雲扇精神都在鳳騷騷身上,但這個少年美女,白雲扇也沒有少瞧,因此李月華一出手便覺臉熟,只是一時難以想起,此時見李月華彩虹雙翼步步逼人,已經將兩名女子逼出一丈開外,卻還是想不起是誰?只是呆呆的愣著。一旁的朱棄文也是這樣,總覺得眼前這位小僧人似曾相識,卻又一時想不起是誰。兩人瞅得緊了,不免少留心了兩名白衣女子已處劣勢。兩名白衣女子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