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恩而懊惱。
那一夜,薛亭剛剛朦朧雙眼,就做了一個夢,月華輕瀉如縷,漸入亭閣,晃若白晝。
薛亭獨步皇家御園,木色清新,鳥雀歡娛,百蟲吟唱,薰風拂面,佳芳馥郁。然他滿心愁緒,好一處人間天堂!卻終究要承受兵戈之災、落世之劫,遂無心品味,長嘆短噓,百般聊賴。
忽一神光自天而降,頓惹四處仙風大起,萬籟俱寂,薛亭定神望去,神光乃玉皇駕下太白金星,慌忙趨步上前,拱手道:“不知先聖至此,弟子多有遲緩,贖罪!”
太白金星舒言一笑,道:“如此之景,將軍因何無心賞閱?以嘆籲之氣排抑雅緻!”
薛亭道:“先聖有所不知,弟子只因尋劍不得其果,有負聖上重託,實有焦慮,如何歡心!
太白金星哈哈一笑,道:“將軍誠心,天地可鑑,然天意自古,非將軍一人之力,將軍如何自責?
薛亭道:“天意雖是至此,然不鼎力相闢,豈不是大唐國土任人踐踏,民生百姓空受凌辱?”
太白金星道:“將軍所言極是!只惜一劫難以推脫!”
薛亭道:“先聖!難道弟子視之不理?”
太白金星道:“理又奈何?唯將軍後世子孫,方可成大任,將軍還是回京覆命吧!”
薛亭再想言辭,只見一道金光閃過,太白金星沒了行跡。
夢驟然驚醒,薛亭騰身而起,汗漬盈面,他披衣下床,仰望星天,捫心長呼:“難道真是天意,天意之下,誰人能避?”
薛亭越想越急,越急心火越旺,再加上昔前病魔纏身,便臥床不起。
馬刺史叫來當地所有的名醫,名醫們提著藥箱,像走馬燈似的給薛大人號脈診斷,頃刻之後,都是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不到幾日,薛亭便病入膏肓,如殘燈敗燭,無回天之力。
臨死的時候,薛亭把薛虎薛豹叫到床前,老淚縱橫,他讓兩個兒子無論如何也要替父完成未了的心願,有朝一日,尋回聖靈天地劍,以報聖上隆恩。
………【【008】天意難違】………
薛亭一去世,馬刺史立刻派驛卒快馬火速上報京城長安,找當地上等百年紅松打造靈柩,安置薛大人的遺體。時值五月,馬刺史怕薛大人遺體有變,命令手下到冰峪深處峪潭的背陽之地,搬來四季不逝的寒冰,放置靈柩周圍。
太宗皇帝聽到薛亭病逝的噩耗,大為悲慟,自然是淚如雨下,金鑾殿上,哀樂不止,下詔書命薛虎薛豹即刻護衛遺體回長安。
遼州氣候日漸變暖,薛虎薛豹二人不敢耽擱,一路飆馳,趕回長安。
在金鑾殿外,太宗皇帝撫柩長悲,其情之切,令人垂淚。
第二天,太宗皇帝下旨厚葬薛亭,並令朝廷命官市井百姓縞服一天,追封薛亭為大義忠國公,後世子孫皆承恩澤,以表他的忠誠之心。
薛亭因沒有找到聖靈天地劍急火攻心而死,再沒有第二個人能擔尋劍的重任,太宗皇帝更加憂愁,天天茶飯不思,坐立不安,他找來魏徵,重新商議。
魏徵道:“聖上,老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太宗皇帝道:“老愛卿當講無妨!”
魏徵道:“聖上,此乃天意,非常人左右!”
太宗皇帝一聽,又出了一身冷汗,一時間沒了主意,就長噓道:“民生悽慘,國土失安,真乃天意?”
魏徵道:“聖上,真乃天意,不過,天憐蒼生,民心為重,號令天下,企望聖劍,或許還有一絲轉機!”
太宗皇帝眼睛一亮,喜出望外,連連敦促道:“那當如何?”
魏徵道:“聖上,當下之急,只好請您詔令天下,重賞尋著聖靈天地劍之人!”
於是,太宗皇帝向天下人下詔,詔曰:誠天下有志之勇士,盡顯身手。若尋著聖靈天地劍者,劍歸己有,世代封蔭,盡享榮華富貴!
詔令一出,上至官宦人家,下到平頭百姓,無不躍動!一時間,天下紛紛攘攘,不知有多少熱血沸騰的男兒,拋家舍子,奔赴冰峪,開始了希望之旅,經歷著一場妄想改變一生命運的艱苦歷程。
然而,又是數年過去了,聖靈天地劍始終未果。
太宗皇帝見尋劍無望,也就作罷,駕崩前,他含著眼淚告訴子孫,一定要找回聖靈天地劍,挽救國家,挽救黎民百姓。一代明君,憂國憂民,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