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不可耽擱!”
送走御前公公,薛亭連忙命人叫來剛從邊關回來探望父親的兩個兒子薛虎和薛豹,俗話說虎門無犬子,薛亭的這兩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威武,一個比一個忠心,為了表示對聖上的感激,薛亭全給送到邊關戍邊。薛豹還是太宗皇帝的乘龍快婿,太宗皇帝把自己最喜歡的三女兒昌平公主許配他,意欲兩家永為姻親。
薛虎和薛豹急三火四來到父親的榻前,薛亭勉強支撐這精神道:“聖上一定遇到什麼麻煩,命我火速進宮,你們也隨我一同前往!”
薛虎和薛豹左右護衛著父親進宮。
金鑾殿上,太宗皇帝為面色蒼白的薛亭看了座,然後歉意道:“薛愛卿,寡人實在不得已,才讓你帶病進宮!”
薛亭抬起身子,雙手抱拳,目視太宗皇帝,雖是病態之軀,卻有大獎之風,他朗言道:“聖上定有難處,微臣雖說賤體欠安,但為國家社稷,區區小恙,豈能退縮!”
太宗皇帝深受感動,便把事情的經過又陳訴一遍。
薛亭慌忙離座,跪於殿前,請求道:“臣請聖上下旨!”
於是,太宗皇帝親自下詔,命薛亭即刻前往冰峪,追尋聖靈天地劍。
詔命下完,太宗皇帝走下龍輦,握著薛亭的手,道:“薛愛卿,途中勞頓,還望多多保重身體!”
“謝聖上!微臣有一事請聖上恩准!”薛亭跪拜道。
“薛愛卿請講!”
“微臣要兩個犬子一同前往,不知可否?”
太宗皇帝哈哈一笑,道:“就是薛愛卿不提,寡人也有此意!”他又轉向薛豹道:“愛婿,全力輔佐你父親,確保平安歸來!”
“遵旨!”薛豹答道。
薛亭含著淚,和薛虎薛豹跪別聖上,回家打點行裝,率兩個兒子和一萬人馬星夜起程。
一路上,薛亭馬不停蹄,風雨兼程,數日之後,趕到冰峪。
第一卷劍失冰峪【007】將軍無果
遼州刺史馬雲龍把薛亭迎進州衙,行畢大禮,拱手說道:“薛大人此番前來,受聖上重託,下官當鼎立輔弼,望大人隨意差遣!”
薛亭微微一笑,謙虛道:“馬大人言重了,薛某此次奉聖命足臨貴地,有勞大人辛苦!”
二人寒暄了一會兒,便下令把人馬安置在峪外,聽候調遣。
薛亭因為重病在身,已經顛簸數日,怕再受風寒,不能隨軍,就在馬刺史的再三請求下,住進驛站,軍中事務由薛虎薛豹掌管。
晚上,薛亭開啟馬刺史提供的冰峪地形圖,圈出當年太宗皇帝失劍的具體位置——峪潭,開始苦思冥想。
太宗皇帝征討高麗人時,薛亭也追隨其左右,知道那柄聖靈天地劍確實丟失得蹊蹺,但誰也找不出合理的解釋。
第二天,薛亭把一萬人馬分成兩撥兒,一撥兒由薛虎率領,帶上排水掘土工具,準備把峪潭給翻過來;另一撥兒由薛豹掌管,在峪潭的周邊細細搜尋,不遺一處。而他自己,與馬刺史一道,研究尋劍方案。
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聖靈天地劍連點線索都沒有,把薛亭急得嘴上起泡,時而胸中氣悶,無力排洩,他徹夜不眠,一頭烏黑頓時雪白一片。
沒辦法,薛亭和馬刺史商議,派人貼出告示,告示說有在峪潭拾到劍者,上交官府,必有重賞。結果來獻劍的人很多,可都是鏽跡斑斑的青銅劍,就是沒有聖靈天地劍。
又是幾天過去了,依然沒有聖靈天地劍的下落。
薛亭讓馬刺史請來當地最有名聲的風水先生。
風水先生是個年近八旬的乾癟小老頭,他拜完薛大人,就投入緊張的工作。
風水先生端坐在峪潭邊,拿出羅盤、鑽地針,雙目微閉,嘴裡還唸唸有詞。
薛亭領著眾人焦急地等待著。
約莫一個時辰,風水先生睜開眼睛,站起來,向薛亭一拱手,道:“大人,據老朽看來,聖劍已不在此處。”
薛亭大吃一驚,連忙問道:“先生是說聖劍已經轉移了?”
“正是!”
“那被誰轉移了?現在何處?”
“這——”風水先生頓了一下,有點羞愧道:“請大人寬恕,老朽學識淺薄,實在沒辦法知道。”
薛亭覺得自己的問題太強硬,便懷著歉意道:“既然如此,那先生請回吧!”
聖靈天地劍至今沒個著落,薛亭坐在驛站裡,愁眉緊蹙,茶飯不思,他覺得沒有完成聖上的重託,有辱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