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現在,我們可以以西湖的面積和21世紀蘇堤的長度為基準,來推知,唐代的“蘇堤”(在唐,蘇堤還沒誕生,這裡是假設如果在唐代,在蘇堤的位置,如果建一蘇堤,該有多長。)約長3633米,算是七里多點;宋代的蘇堤約長3372米,算是七里不到;清代的蘇堤約長3028米,算是六里多點;21世紀的蘇堤長2797米,算是五里半稍多。
上述唐宋清今的蘇堤長度如果考慮到古今度量衡的不一:唐朝一尺等於今天的30。7cm;宋朝和元朝一尺等於今天的31。68cm;明清年代一尺等於今天的31。1cm;今天一尺等於33。33cm。那麼上述的蘇堤應該進一步修正為:唐代的“蘇堤”約長3944米,能算是八里;宋代的蘇堤約長3548米,能算是七里;清代的蘇堤約長3245米,能算是六里半;21世紀的蘇堤長2797米,算是五里半稍多。
因為,1市裡=150市丈;1市丈=10市尺;1千米=2市裡,1米=3市尺。所以,在宋,蘇堤也就七里左右,離蘇軾所言的蘇堤長三十里,荒謬地放大了429%!
許多文章都有說,說蘇軾在整治西湖、疏浚西湖時,如何親臨第一線,如何深入基層,如何調查研究。還說在疏浚現場,與民同樂,吃東坡肉,喝印月酒。那麼,王木木想不通了,即使蘇軾此人文理偏科,文學好,數學差,但作為龍圖閣大學士,一里有多長,一丈有多長,一尺有多長,這總歸應該知道的吧!古代人不若現代人,出門開車,乘車。唐僧用雙腳走到了印度,徐霞客用雙腳走遍了中華大地,蘇軾也一定曾在西湖的東南西北走來走去過的。難道,這蘇軾對自已的腳步一點概念都沒有?他會把七里誤會成三十里?呵呵,如果說,說蘇軾真是這麼樣的一個糊塗蛋,那蘇粉們真是在不顧事實地反在給蘇軾搽黑了。
百思不解的王木木在想,一個是七,一個是三十,這能搞錯嗎?絕對不可能!蘇軾再弱智,蘇軾再浮誇,也不至於把七里誤會成三十里!何況,疏浚西湖,又不是蘇軾一個人的幹活,蘇軾手下,大小官吏一大堆,還有未來的太常博士米芾等,對於蘇軾的三十里之說,應該都是認可的,簽單的,要不,蘇大學士的“紕漏”,哪能“流芳千古”?
那麼,既然如此,蘇軾為什麼會把七里說成三十里吶?既非無意,必是故意!蘇軾的刻意造假,緣起何意?
王木木在想,想想,也有道理,這蘇軾可真是聰明人,把工程量說大,把專案規模放大,把土方量增大,那麼,相應的,工程款是不是應該同步大一大?勞務人工是不是可以高估三四倍?那麼貪墨截流的安全係數,是不是可以增加許多倍?而挪用公款和中飽私囊的效益,是不是也可以遞增很多倍?反正,汴京的兩當權派是兩足不出戶、沒啥數理概念的寡fù;反正朝廷也第0747章錯了一千年
不會對我核計驗收;反正我的報告知qíng人看不大到,看到的又都是好蒙的不知情者,蘇軾很得意,很大膽,也很貪婪,於是無視七里的現實扯出了荒謬的三十里之說!這可能嗎?完全可能!鹿都可能變成馬,七里為什麼不能變成三十里?
蘇軾這個謊言,作文立說中,說東道西中,欺上瞞下中,扯了11年(蘇軾1101年8月24日逝世)。蘇軾愚弄了朝廷和財政,也愚弄了歷史和所有的蘇粉!蘇軾逝世後,其弟蘇轍為其哥蘇軾作墓碑,寫下了《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再一次固化了蘇堤長三十里的概念!將蘇軾的愚弄和指鹿為馬繼續發揚光大、流芳百世(也許今後要遺臭萬年了)。
從北宋到南宋,杭州從一路之州府到一國之首都,西湖還是那個西湖,州府的百姓到首都人民,倘佯蘇堤,泛舟西湖,看見的蘇堤只有七里長,津津樂道的蘇堤則有三十里長,把小黃鴨yy成大白鵝,把小毛驢yy成千裡馬,把半殘廢yy成高大上,不知是蘇軾夠q,還是蘇粉阿q了,這種思維方式和模糊概念,也為靖康之恥、崖山之夭貢獻了“紮實的基礎”。
後,從金朝到蒙元,元人疏浚西湖時說,你們漢族人自已在說,西湖蘇堤長三十里,有三十里嗎?元人質疑了,不敢挑戰蘇大學士,卻疑是蒙元之度量與宋有異,想要去搞搞清爽,沒來得及,朱元璋來了。
從明到清,從清到mín國,從近代到現代,從中世紀到21世紀,有多少帝王將相、鴻儒大士、時代精英、專家教授、智者能人、僧侶道巫、莘莘學子、百姓萬民,在杭州看西湖,在西湖看蘇堤,在蘇堤看春曉,南來北往,用腳步量,看著西湖水啊浪打浪,看著湖中冒出的泡沫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