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供求矛盾的反覆衝擊下,市場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機制以防止
價格的暴漲暴跌,這樣穀物生產地的經銷商便應運而生了。他們開始在交通要道旁邊設立了
商行,修建起倉庫,收穫季節從農場主手中收購糧食,等到穀物溼度達到規定標準後再出售
什麼是期貨市場(2)
運出。當地經銷商透過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的方式收購農場主的穀物,先儲存起來,然後分批
上市。
當地經銷商在貿易實踐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一個是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便從農場主手中購買
穀物儲存,另一個是在儲存過程中還要承擔著因穀物過冬巨大的價格風險,一旦來年糧價下
跌,利潤就會減少,甚至虧本,而價格波動也有可能使當地經銷商無利可圖,甚至連成本都
收不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是“未買先賣”,以遠期合約的方式與芝加哥的貿易
商和加工商聯絡,以轉移價格風險和獲得貸款,這樣,現貨遠期合約交易便成為一種普遍的
交易方式。糧食經銷商在購入穀物後立即簽訂供貨合同,以事先確定銷售價格,進而確保利
潤,逐漸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摸索出了一套遠期交易的方式。然而,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
商同樣也面臨著當地經銷商所面臨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肯按比他們估計交割時的遠期價格
還要低的價格支付給當地經銷商,以避免交割期價格下跌的風險。由於芝加哥貿易商和加工
商的買價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談遠期合約的當地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尋找更廣泛
的買家,為他們的穀物討個好價。一些非穀物經銷商認為有利可圖,就先買進遠期合約,到
交割期臨近再賣出,從中盈利。這樣,購買的遠期合約漸漸增加,改善了當地經銷商的收入
,從而使當地經銷商支付給農場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其實,當初的芝加哥期
貨交易所並非是一個市場,只是一家為促進芝加哥工商業發展而自然形成的商會組織。芝加
哥期貨交易所發展初期主要是改進運輸和儲存條件,同時為會員提供價格資訊等服務,促成
買賣雙方達成交易。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才引進了遠期合同。當時,糧食運輸很
不可靠,輪船航班也不定期,從美國東部和歐洲傳來的供求訊息很長時間才能傳到芝加哥,
價格波動相當大。在這種情況下,農場主即可利用遠期合同保護他們的利益,避免運糧到芝
加哥時因價格下跌或需求不足等原因而造成損失。加工商和出口商也可以利用遠期合同減少
因各種原因而引起的加工費用上漲的風險,保護他們自身的利益。
但是這種遠期交易方式在隨後的交易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難,如商品品質、等級、價格、
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都是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達成的,當雙方情況或市場價格發生變化,
需要轉讓已簽訂的合同,則非常困難。另外,遠期交易最終能否履約主要依賴對方的信譽,
而如果對對方信譽狀況作全面細緻的調查,費時費力、成本較高,難以進行,使交易中的風
險增大。針對上述情況,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進行了兩次堪稱革命的變革,一是合約的標準化
,二是結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合約標準化,推出了第一批標準
期貨合約。合約標準化包括合約中品質、數量、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以及付款條件等的標準
化,同時還規定了按合約總價值的10%繳納交易保證金。標準化的期貨合約反映了最普遍的商
業慣例,使得市場參與者能夠非常方便地轉讓期貨合約,同時,使生產經營者能夠透過對沖
平倉來解除自己的履約責任,也使市場製造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貨交易的
市場流動性。1883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了結算協會,向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會員提供
對沖工具。但結算協會當時還算不上規範嚴密的組織,直到192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結算公
司(BOTCC)成立以後,芝加哥期貨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