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第一臺空調呀,又是商業廳廳長買的,說不定就此能開啟局面!
果然,因為五交化本身不做零售生意,陳廳長買了格力後,一些內部職工也跟著來買了,大多買的是窗機。五交化自己有安裝能力,一一送貨上門。
我得寸進尺,又勸五交化搞門市部,批發零售一塊做。但是他們不感興趣。一直到1994年離開南京回珠海前我還沒死這個心,只可惜沒能促成這件事。後後我當了經營部長,又在江蘇發展了別的代理商。
捫心自問,我還算一個勤力盡責的業務員,論推銷空調的勁頭,比五交化一些職工都積極,天天和各大商場、專門經銷家電的商店聯絡。五交化的錢總說我已不是格力的業務員,而是五交化職工了,小董拼命推產品,研究市場,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年底要給她發獎金。
我覺得我只是盡本職。後來這年五交化沒少**,但我同拿人家的獎金。
南京空調大戰在5月份進入了白熱化狀態。蘇寧繼前4個月投入廣告費後,再次掀起了新一輪的廣告轟炸,並公開向八大商場宣戰:計劃經濟統一價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不想搞對抗,但也不怕對抗。在目前,哪一家也不可能壟斷市場。以大壓小不可取,也行不通。
媒體跟著火上澆油,小舢板挑戰聯合艦隊,有勇氣!
拓展會很憤怒,打廣告警示:將對某些所謂的空專營單位,停止批發!
5月19日,廣東省一生產空調的廠家在南京召開新聞釋出會,當主持人提到蘇寧交電公司的名字時,八大商場代表立即起身,放下材料袋,集體退場。
隔日,八大商場之一的某商場負責人對記者說:“打價格戰,對我們來說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每家拿出50萬就是400萬,搞集中傾銷,很多企業都會被打垮。”
我說過,我不怎麼喜歡大商場的那種官商習氣,但這位負責人的話卻並非沒有道理,蘇寧和八大商場打價格戰,沒多久就把空調價格打到微利,賣一臺空調扣去稅收才賺幾十元,眼看著再打下去大家都得傷筋動骨。
所以,格力不參加這場戰事,靜觀其變。
約一個月後,南京空調大戰戲劇性地突然告一段落——隨著酷暑的臨近,空調脫貨了。跟著,大、中型商場、大、中型批發公司包括蘇寧,空調器售價悄然回升,殘留低價牌子亦是有價無貨,滿城轉一圈,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場無形之手,已把價碼調得個個都差不多了。
7月份,格力上電視露了一下臉:在江蘇省統計局暨統計資訊諮詢服務中心、江蘇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江蘇“93名優家用空調系列聯賽中,格力緊跟華寶之後登上排名榜——500家使用者以10分制打分,對格力空調的製冷效果程度超過9分,對售後服務認為滿意和較滿意超過90%。後來雖然類似的聯賽評比越來越多,漸漸變得不新鮮了,評比結果也有水分。但那會兒卻不一樣,尤其半年前,南京人對格力聽都沒聽說過,此事對提高格力的知名度就很有些用處了,《江蘇經濟報》稱讚格力空調後來居上。我開心地打電話給五交化及格力的零售商們,向他們表示感謝。能讓經銷商們賺到錢的格力,使我們的廣告詞變得十分貼切:格力空調,創造良機。
1993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空調大戰雖然困為空調機的脫銷而告一段落。這年夏天,由於南京的天氣格外熱,所有牌子的空調都脫銷了。
就在空調最旺銷的時候,我卻遇到了一段令人很不愉快的小插曲。正是由於這個小插曲,使我意識到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除了產品質量、營銷策略外,內部管理是多麼重要的一環。如果這一環脫了節,將會影響到整個市場的動作。
事件的起因是我和江蘇蘇寧交電公司因為貨源而大吵了一架。
那天,我在辦事處正忙得不可開交,蘇寧的人來電話找我。你為什麼卡我的貨?電話裡的人一張口就是咄咄逼人的口氣。
我雲裡霧裡地問:“誰卡你的貨了?”
敢做就要敢當!他們都說是你在廠裡讓人卡我的貨。
他們是誰?我甩了一下頭,問:“你是在哪裡進的貨?”
格力電器駐南京第二辦事處。
什麼?第二辦事處?格力在南京的固定辦事處是我不久前設的,格力電器有限公司在各省區設立固定辦事處,便是從這一年開始的,(此前,雖然沒有固定辦事處,但格力業務員中有一些會在自己的分割槽設倉庫存貨,不過無論是在安徽還是在江蘇,我都沒有設,主要是覺得這樣一來要分神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