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部分(第1/4 頁)
文官的正式入駐,以及留下的兵力,代表著這些地盤兒正式納入了武毅軍的統治之下。
幹部,當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儘管略略耽擱了一下,第二曰不到中午時分,大軍還是抵達了五屯河衛。
五屯河衛是阿敏軍隊佔據的數個衛之一,也算是個重鎮,因此阿敏在此駐紮了一個女真人的百戶和千餘奴兵鎮守。
阿敏大軍慘敗於鷓鴣鎮的訊息並且傳過來,是以這裡的守軍根本是不知道這個訊息,直到看見鋪天蓋地的武毅軍撲過來的時候,方才是如夢初醒。
等到他回過神兒來,武毅軍已經把這座城池給圍得水洩不通了。
這位守將也是倒黴,剛剛上任了十天而已,醉生夢死,隨意壓榨的曰子還未過夠,便是面臨著結束了。
作為遼北將軍轄地數得著的大埠,五屯河衛有三十萬人口,其中居住在衛城中的就有四五萬之多。這些人跟嘉河衛的那些還不一樣,征服的時間還不長,反抗意識極為的強烈,平素便是明裡暗裡的抗爭,武毅軍大軍一到,外部刺激立刻是到達了頂點。
在這種刺激下,五屯河衛中群情頓時是高漲起來,百姓激憤,只是缺少一個帶頭人物。
而這時候,一個外來遊學計程車子站了出來,登高一呼,全城景從,上萬手裡拿著菜刀木棍等工具的百姓湧入了縣衙。只有百十個女真人,千把漢人奴兵的守城部隊根本無法抵擋這一股洪流,被打的是落花流水。
然後那士子帶人開啟城門,放武毅軍進去。
對於這一結局,連子寧不由得瞠目結舌。
他本來以為要解決掉五屯河衛怎麼著也得費一番功夫,卻沒想到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之前他所有的攻城、守城之類的戰鬥,幾乎都跟當地的百姓沒什麼關係,但是這一次,卻是讓他見識到了百姓的力量。
然後自然便是入城,安撫民心,任命官員,整頓紀律。
連子寧在五屯河衛做的事也很簡單,只不過是把在羅山縣做的重複了一遍而已。
任命了官員之後,便是把縣裡家產過了那條線兒的鄉紳富豪們給著急起來,遷到鎮遠府去,立刻上路。面對武毅軍和朝廷命官的威嚴,連子寧很容易做到讓他們屈服。
連子寧下令將那些為非作歹許久的女真人當眾斬首,一併斬首的還有那些助紂為虐的女真奴兵,現場人山人海,群情激奮,不少被他們欺負凌辱的家破人亡的百姓都是瘋狂的搶上前去,一邊用小刀從他們身上割肉生吃,嘴裡鮮血淋漓,一邊嚎啕大哭。那等場面,看的連子寧也是不由得心裡一跳,這和戰場上的屍山血海不一樣,有著一種別樣的殘酷。
在穩定住了五屯河衛的局勢,給新上任的縣令留下了足夠的兵力之後,連子寧便是帶領大軍離開,只不過這一次不是一路。
武毅軍兵分三路,阿濟格率領他的騎兵第五軍去往西北方向,那個方向是遼北將軍轄地向西北極度延伸到一個方位,一直蔓延到西北方向一千五百里之外。有兀得罕所、真河所、納木河衛、木裡吉衛、那門河地面等,差不多七八個衛和數倍於此的縣城,上百個鎮子,而最遠的衛、縣、鎮,甚至已經是到達了腦溫江上游,在福餘衛更北的地區。
(未完待續)
六八四 大移民計劃
這片地區地廣人稀,已經是開始從大平原向著草原地貌改變,上面漢民和一些小規模的遊牧部落大雜居小聚居,其生活方式和蒙古大草原上的非常相近了。
這裡早就被阿敏派兵佔據,只不過各個衛和縣城中留駐的兵力並不多,騎兵第五軍的實力足以應對了。
一旦這些地方拿下來,那就是拓地千里。
而第二路則是赫連豹和他的騎兵第六軍,騎兵第六軍徑直南下。這會兒楊滬生所帶領的南部叢集已經是在木蘭河衛駐紮下來,隔著百里以及一條同河和塔山衛的白蓮教對峙,五屯河衛在遼北將轄地中部靠北,而木蘭河衛在遼北將軍轄地中部最南邊兒,這兩者之間大概可以拉一條數百里長的直線。而兩者中間的中部大片區域,武毅軍的勢力卻還是一片空白。本來董老虎所部是應該攻略這一區域的,但是之前把所有的兵力和心思都放在了撲殺阿敏哈不出聯軍的身上,因此幾乎是沒有什麼進展。
而赫連豹此次的任務,便是南下,一路南下,佔領沿途的所有地區,將武毅軍的勢力,在整個遼北將軍轄地的中部和東部,連成一片。
兩路大軍各自離開,而連子寧則是帶著親兵營將士北上嘉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