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生,您和魯迅是什麼關係?〃我說了三句話:第一,我敢說我進去了。進去很不簡單啊,這是很高的自我評價;第二,我部分地跳出來了;第三,沒有根本地跳出來。所以有人說〃錢理群走在魯迅的陰影下〃。不是我不想跳,我當然想能跳出來超越魯迅,能成為魯迅的對手……那是什麼境界啊!所有的學者都向往這樣一個境界。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沒有足夠的文學力量,沒有足夠的思想力量,沒有足夠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跳不出來的。在某種意義上,你失去了自我,所以這是更難的一點。記得當年聞一多先生去世的時候,郭沫若對他的一個評價:〃聞先生終於進去了!但是聞先生剛剛出來的時候就被國民黨殺害了。這是〃千古文章未盡才〃。〃
虹←橋書←吧←BOOK。←
第4節:讀書之樂:以嬰兒的眼睛去發現(1)
四、 讀書之樂:以嬰兒的眼睛去發現
話又說回來,讀書是不是就只是苦呢?如果只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那我在這裡號召大家吃苦我就不講道德了。世上真正的學術,特別是具有創造性的學術研究是非常愉快的。現在我講學術的另外一個方面。這話要從我讀中學時說起。我讀中學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生,很受老師寵愛,品學兼優。我高中畢業的時候,語文老師勸我學文學,數學老師勸我學數學,當然後來我學了文學。高考時用今天的話說〃非常牛〃,所以我報考了取分最高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我高中畢業的時候,學校讓我向全校的學生介紹學習經驗,講一講為什麼學習成績這麼好。我是南師大附中的學生,我的經驗現在在南師大附中還很有影響,我們學校的同學老師到現在還記得我的經驗,我也向大家介紹一下。我說:〃學習好的關鍵原因是要有興趣,要把每一課當作精神享受,當作精神探險。我每次上課之前都懷著很大期待感、好奇心:這一堂課老師會帶著我們去發現一個什麼樣的新大陸?我上課之前都作預習,比如今天講語文我會先看一遍,然後帶著問題去聽課,懷著一種好奇心去學習。〃這一點其實說到了學習的本質。學習的動力就是一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當時只是一箇中學生朦朧的直感,後來才體會到這背後有很深的哲理。作為人的我和周圍的世界是一種認知的關係。世界是無限豐富的,我已經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還有無數的未知世界在等著我去了解。而我自己認識世界的能力既是有限的又是無限的。基於這樣一種生命個體和你周圍世界的認知關係,就產生了對未知世界的期待和好奇,只有這種期待和好奇才能產生學習探險的熱忱和衝動。這種好奇心是一切創造性的學習研究的原動力。帶著好奇心去讀書、去探索未知世界,你就會有自己的發現。讀一本書、一篇小說,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發現。同樣一篇小說十年前讀,我有發現,到十年後讀我仍然會有發現,這是一個不斷髮現的過程。為什麼你能有這樣的發現,別人做不了?顯然是你內心所有的東西被激發了以後你才能有所發現。因此你在發現物件的同時也發現自己,這是一種雙重發現……既是對未知世界的發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發現。我們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當你讀一篇好的小說的時候,你自己內在的美和作品的美都一起被髮掘出來了,於是,你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美好了,這就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因為這樣,對外在世界和對你內在世界的不斷髮現便給你帶來難以言說的愉悅、滿足感和充實感,所以就形成一個概念……〃學習和研究是一種快樂的勞動〃。金嶽霖先生說讀書研究是為了好玩,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從本質上說,學習和研究是遊戲,一種特殊遊戲,它所帶來的快樂是無窮無盡的。
讀書是常讀常新的。我讀魯迅的書有無數次了,但是每一次閱讀,每一次研究都有新的發現,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這就有一個問題,你如何始終如一地保持這種學習、探討、發現的狀態,從而獲得永恆的快樂?很多同學是一個時期讀書讀得很快樂,有發現,但讀得多了就沒有新鮮感了,好像就這麼回事。你得永遠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才能保持永遠的快樂……這是會讀書與不會讀書,真讀書與假讀書的一個考驗。這裡的關鍵,就是我的老師林庚先生說的:〃要像嬰兒一樣,睜大好奇的眼睛來看世界,發現世界新的美。〃所謂嬰兒的眼光就是第一次看世界的眼光和心態,這樣才能不斷產生新奇感。你讀魯迅的作品,開啟《狂人日記》,不管你研究多少回了,都要用第一次讀《狂人日記》的心態,以嬰兒的好奇心去看,這樣才能看出新意。我想起美國作家梭羅在他的《瓦爾登湖》裡提出的一個很深刻的概念:黎明的感覺。每天一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