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雖然她的成績離重點高中差一大截,可媽媽還是咬著牙,拿出多年積蓄的兩萬多塊錢,託人找關係讓她進了市重點高中,只希望她長大了,能懂事,把學習搞上去,將來考上所好大學,有一個好前程。
可上高中後不久,讓媽媽最擔心的事卻發生了,陶小璐談起了戀愛。女兒本來學習就不好,如果再早戀,前途肯定要給毀了。於是媽媽千方百計勸阻女兒,有次甚至哭著給女兒跪下,求女兒不要早戀,但鬼迷心竅的女兒哪會聽媽媽的,沒多久,乾脆向媽媽公開了她和男友的關係。那些天媽媽就像沒魂了般,吃不下、睡不著,後來又找到學校,央求老師制止女兒早戀。女兒看著媽媽那枯槁的身影,沒有憐只有恨,她恨媽媽“不近情理”,干涉她干涉得太多,常常對媽媽不理不睬。
高二的時候,她把男友帶回了家,也是示威,也是想讓媽媽接受這一既成的事實。媽媽知道管不住女兒了,這次冷靜地面對現實,接待了這個男孩,可憑著媽媽豐富的人生經驗,知道女兒和這男孩走不到一塊,女兒如果談下去,肯定不會有好結果。
送走了這男孩,母親和小璐進行了一次心平氣和的長談,母親說:“小璐,這男孩不是你可依託終身的人,聽說他學習不好,心還挺花,早點離開他,省得時間長了會吃虧。璐璐,媽媽是過來人,你就聽媽媽這一次,媽媽絕不會害你!”
可正被戀愛衝昏頭腦的小璐哪聽得進媽媽的忠告,和那男孩反而越貼越緊,不久他們就做出了出格的事,小璐懷孕了。就在小璐打掉孩子,身子正虛弱的時候,那男孩又戀上了別的女生,把小璐一腳給踹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幫孩子走出痛苦迷惘的青春期(3)
三年高中,小璐就像做了一場噩夢,沒考上大學,談了兩次戀愛,又先後被男友拋棄。
高中畢業,媽媽好不容易找親託友,總算在一家小工廠給她找了份工作,工資卻很低。慢慢長大了的陶小璐這才知道了日子的艱辛,好在她的第三任男友是個老實厚道的工人,兩人結婚後收入雖不高,還算相親相愛,不久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走出青春期的陶小璐終於明白了媽媽對自己的那片殷殷深情,看著媽媽那佈滿滄桑的面容,和丈夫商量,一定要好好孝敬孝敬媽媽。可在她結婚後的第三年,操勞過度的媽媽卻過早離開了人世。
媽媽的去世,使陶小璐萬分悲痛,但她還沒感到愧疚。隨著自己女兒慢慢長大,隨著女兒一天比一天調皮,她開始感受到了當母親的不易。一天當她被13歲的女兒氣哭了的時候,她才突然想到自己的少女時代,自己當時是多麼不懂事,自己對媽媽有多麼殘酷。有幾次傷感的時候,她就一人來到媽媽的墳頭傷心的痛哭,並從心底發出懺悔:“媽媽,女兒當時是多麼不懂事啊。您能聽見嗎媽媽?希望你能原諒我……”
回想自己當年的往事,已透過自修獲取了大學文憑並對家教進行過認真研究的陶小璐知道,女兒現在已進入令人痛苦的青春期,怎樣教育好孩子,是擺在她和丈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她絕不能讓女兒也像自己當年那樣不懂事,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有規律也有技巧,她要努力掌握其中的規律,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真正把女兒培養成為一個懂禮貌、會做人、有理想的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我們相信陶小璐的願望一定能實現,因為她已經找到了開啟青春期教育的一把鑰匙。
我們也為陶小璐的故事所感動。要知道有多少走出青春期長大成人的孩子,會為自己曾經有過的無知、任性和蠻橫而懺悔。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能理解孩子嗎:青春期——那個美麗的痛!
教育孩子是一項社會工程(1)
全社會都來關注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的未來,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全社會來關注。
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根源在成人、在社會。當學校在進行安全上網和網路道德教育的時候,一些“黑網咖”不顧國家有關規定和禁令,仍大量接納未成年人入內,且不加約束地為孩子們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提供便利通道;當家長一再教育孩子不要早戀,千方百計把孩子往早戀泥淖外引的時候,一些為蠅頭小利的旅館老闆,卻極不負責甚至不要證件,隨時為偷情的學生開“情侶”房間;當人們普遍驚呼青少年的道德情操不斷滑坡時,一些專門賺學生“黑心錢”的暴力和黃色書刊、影視作品卻如洪水般四處氾濫……面對嚴峻的現實,我們想大聲呼籲:給孩子一片心靈的淨土,還孩子一片湛藍的晴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