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的看法。
有很多人,會在簡歷正文開始,就加上大段的個人描述或個人苦難史、決心一類的內容,這樣做很幼稚。工作能否獲得,靠的是能力、人品,不是博得別人的同情心什麼的,再說一天收到那麼多簡歷,根本沒時間去看無關的內容。
我們建議簡歷不要完全按照招聘網站提供的簡歷模式填寫,首先是那些模式有很多缺陷,而且欄目設定很平均,做招聘的人每天都看同樣模式的簡歷,看到頭大,HR看到這樣的格式,通常就會認為應聘者沒有什麼創新性,留下的印象就不會很好,但如果實在沒有更好的簡歷格式,也不妨借鑑一下招聘網站的簡歷,但一定要按照應聘的職位,側重多增加對相關的工作內容的描述,減少不必要的內容,這樣看來,簡歷既規範又不失個人的特色,會更好一些。
簡歷的文風最好是客觀、描述性的語言,有些學生喜歡像寫散文一樣寫簡歷,或者寫上一些故意顯現個性的話,就像小B在簡歷裡描述個性特點的那些話,這樣HR就算沒有見到應聘者本人,就知道這個人不夠成熟了。
有一些同學在投遞簡歷時,應聘職位一欄,寫著三、四種跨行、跨類的職位,一般企業不會面試這樣的人,這說明應聘者本人還沒有很好的替自己定位,沒有什麼工作經歷,還什麼都想做,會被認為比較浮躁。
簡歷應該成為應聘者和用人單位最先交流的工具,那麼用人單位希望看到應聘者的詳細工作經歷,以及對所應聘職位的看法和想法等,這是HR在篩選簡歷時最關注的一點。
一些工作職位要求有較好的英語水平,這樣就會比較注意應聘這的英文簡歷,而很多人的英文簡歷都是按照招聘網站提供的模式填寫的,首先那些模式有很多缺陷的,另外,大多數人的英文簡歷都是抄來的,或從網上下載的,所以當筆試一個面試者時,發現他的英文水平和他簡歷上的英文水平有很大差異,這就給單位留下了很壞的印象。如果大家要按一種比較好的英文簡歷模式寫英文簡歷的話,建議大家按國外求職簡歷模式書寫,透過網際網路可以找到。但即使是這種模式,也不要完全抄襲,要懂得如何借鑑。通常情況下,面試官會透過以下幾個標準來判定一個人以及簡歷的真假。
1、書寫規範:字跡潦草,塗改超過3處,一般說明此人比較粗心(如果是現場填寫的簡歷)。
2、年齡、職級、待遇是否匹配:中層管理者一般在25歲以上,高層一般在30歲以上,超過40歲還是中層管理的,需慎重考慮其發展潛力。待遇水平可參考所在地工資狀況。非在
合理範圍內的,需仔細確認或在條件允許下做背景調查。
3、填寫是否完整:對未填寫的空白處,如知情且無需保密內容出現2處以上未填寫,可認為此人求職態度較隨意。
4、工作經歷連續性:如有出現工作經歷斷層,一般為個人創業、身體健康狀況或找不到工作,需詳細瞭解原因及去向。
5、工作穩定性:在一家企業工作2年(普工1年)為合格,3…5年可視為穩定,1次以上出現1年(或以內)換一家企業的,可視為穩定性差或工作能力不勝任要求。
6、企業背景:如果從知名企業到不知名企業,職位或收入層次一樣的話,可能是能力水平有問題。如果從不知名企業到知名企業,如果層位上有很大的提升,則可能有水分存在,需認真考查。如果5年以上都在小規模非規範化企業工作,此人層面、水平都不會太高。
7、行業經歷:如果幾份工作都是跨行業跳槽,則此人職業規劃、自身定位模糊。
8、教育背景:學歷不必說了,管理類職位最好要有專業培訓經歷及證書。
9、家庭背景:可結合教育背景,進一步確認此人大致層次。其配偶職業、學歷層次很關鍵。
10、待遇要求:可判斷此人的求職意向,如要求待遇明顯高於職位提供範圍,則說明求職者有一定投機心理。如要求過低,可能為求職者對自己信心不足。
11、離職原因:可判斷此人的價值取向、發展慾望。
12、工作職責:如與任職崗位能力有明顯偏離,則可能為虛假經歷。
第十三講:英語,你準備好了嗎?(1)
求職前必須要做好的幾件事
網路試水非常成功,開始著手對大家進行面對面培訓。
事實上,很多時候,面試還是要見面才能確切得到感覺,網路與實際的誤差甚至說差距完全不是依靠單純想像和分析能看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