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第2/4 頁)
停工,市場瀕臨癱瘓。在這種狀態下,沙皇政府不但沒有停止戰爭,反而變本加厲,不斷加強前線的兵力。這種窮兵黷武的政策已經讓俄國內部矛盾愈演愈烈,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的動盪。
日本,和東北的一戰確實影響到了他的名聲,不過日本大國的地位已經建立起來,更何況日本像英國一樣都是島國,對於一個島國來說。陸軍不論如何重要,總是不如海軍。日本聯合艦隊從成立到現在,還未曾一敗。因此西方國家並沒有因為這一戰看輕日本。協約國大訂單依然源源不斷的送到日本。畢竟讓日本出動艦隊護航,總需要付出代價,而這種軍需物資的訂單就是很好的選擇。這極大的恢復了日本的經濟。
日本首相府。
寺內正毅神色不是很好看。自從和東北停戰之後,他這個軍人首相就不太符合大日本帝國的利益了。畢竟經濟大權直接被天皇收入手中,讓他這個首相在其他方面影響力也小了很多,畢竟軍方有一個獨立於政府之外的軍部存在,首相沒有什麼決策權,經濟建設他寺內正毅有又因為解有限而難以插手。他當上了首相,反而不如做朝鮮總督的時候那樣揮灑自如。
“首相閣下,我們剛剛接到軍部的檔案,特高課的人已經成功和支那北洋總督府聯絡上了。北洋馮國璋已經同意接受帝**事援助,同時聘用帝**人作為教官,編練新軍。”侍從官將手中的檔案交給他道。
“元帥閣下是什麼意思?”寺內正毅沉聲說道。
“元帥閣下希望首相閣下能夠親自處理這件事。元帥認為支那南部的動盪和支那北京政府有很大關係,其中肯定有陰謀。元帥閣下希望首相閣下可以攪動支那風雲,打亂支那北京政府的陰謀。”
“喲西!”寺內正毅眉頭舒展開,心情變的開朗起來。寺內正毅能夠被山縣有朋看重並視為接班人,除了本身的軍事能力之外,其從山縣有朋那裡一脈相承的軍國主義思想自然也是山縣有朋看重他的原因,畢竟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夠順利推行他的政策,讓日本軍隊按照他制定的藍本發展下去。因為和東北的戰爭,日本前前後後損失近二十萬部隊,其中差不多有一半是最精銳的部隊。戰爭結束之後,東北雖然同時讓日方贖回被俘虜計程車兵,但是事情哪有那麼簡單。東北對於那些軍人定價很高,而且每次只交付一點,這點讓日本大為惱怒卻又無可奈何。畢竟為了戰俘再次和北京政府開戰太不符合帝帝國的利益。而且東北提出俘虜贖買政策,比他們再次訓練處一名新兵還要高,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皇軍對於贖回士兵念頭正在減弱。但是那些軍官日本卻不會放棄,而且目前已經有一批軍官被贖買回國。中國也沒有想過將那些軍官關多久,這些日本軍官註定難以為中國所用,留下也不過是一些普通勞動力,賣掉還可以換一大筆錢,這些錢都可以僱傭好多勞動力,這筆買賣東北當然會算。更何況日本兵役制度完備,軍校多,軍官補充相當容易。這就無形中降低了這地軍官的價值。…;
現在中國竭力發展基礎經濟,對於勞動力需求大增,南方的戰亂讓大量人口流向北方,再加上北京政府暗中運作,越來越多人為了躲避戰亂選擇了北上。
北洋馮國璋反應很快,他命令禁止人口向北京轄區遷移,畢竟人口流失就等於力量流失。
有了日本人的支援,北洋直系的膽氣壯了很多,原本只是想要消滅趙倜張勳,打壓徐樹錚閻錫山的想法也變成了一次性解決北洋境內全部軍閥。畢竟只有統一了整個北洋,直系的力量才會真正膨脹到能夠和東北對抗的地步。而且消除內部隱患,可以讓北洋的實力更大的集中起來使用。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就是如此。
趙倜的豫軍加上晉軍楊愛源部,總兵力近五萬人,又佔據地形之力,但依然被吳佩孚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張勳處境比趙倜他們還不如,整個皖南幾乎都已經易手,北洋張孝準已經再次兵臨合肥城下。和上次不同,上次屬於直線進逼,目標明確,想要擒賊先擒王,但這次卻是橫掃大半個安徽再次兵臨城下。有著北洋作為後勤,張孝準毫無壓力,只管一門心思琢磨打仗,自然效果非凡。
張勳雖然和東北軍火走私商聯絡上了。但畢竟是打著走私的名分,速度自然不快。再加上在這個時代,路上行貨比海上慢多了。畢竟鐵路本就不發達,而安徽和山東鐵路也已經切斷了。這就讓張勳盼望的軍事物資遲遲不到,在戰場上自然缺乏敢打敢拼的勇氣。
#c
第四百九十八章 俄國二月革命
(12點)
第二更 求訂閱 求推薦收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