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衝 突(3)
雖然《易經》並沒有忽視對立力量的衝突,但主要強調的還是這兩種對立力量的互補性。正如威爾海姆所指出的那樣,從這種側重中所引申出的是三種不同的變化。而這一點在《易經》這部古典著作中已經作了區分:“不變、迴圈變化和相繼變化。”實際上,不變是基礎,只有以不變為基礎,變化才可能發生。《易經》把和諧和秩序看成是轉變的條件,它們總是讓位於變化。[8]
如同陰陽學論中,道家思想也特別明確地強調本性相反之物的內在聯絡。道家的著作中到處都是關於本性相反之物以及由這些對立面的互補關係所致的迴圈變化的論述。《莊子》中的如下一段話就表明了這一點:“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而萬物以形相生,故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其來無跡,其往無崖……此其道與……淵淵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9]《道德經》對對立力量的互補關係以及由此產生的變化的迴圈性質闡述得更為清楚:“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10]
李約瑟深信不疑地指出[11],以這種方式關注對立面的結果是,把焦點集中在對立力量的聯絡上面,而不是集中在它們彼此分離的特性方面。出自《道德經》的另一段話證明了這一觀點:
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恆也。[12]
這裡所描述的關係,嚴格說來,沒有一種能夠理解為是相互衝突的,這一事實表明,關於對立力量的互補關係的觀念是佔統治地位的。
然而,在公元前五六世紀出現的種類繁多的思想流派中,只有儒學(透過其眾多的變形流派)在中國的社會生活領域中成為佔統治地位的哲學學派。與道家的思想家相比,孔夫子不那麼傾向於把人類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並受其規律支配。總的來說,他的學說更關心的是人與人的關係,而不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更關心的是和諧而不是衝突。那些持傳統觀點的人,即認為孔子不僅悉心研究過《易經》,而且還寫過《彖傳》(這是《十翼》的頭兩篇,以後成為經典的組成部分)的人[13],對這種解釋提出了質疑。
然而,不論採取哪一種立場,人們都必須承認,儒家學者企圖將《易經》中有關對立面的思想與孔子本人的學說結合在一起。其中,那位把儒家學說抬高到後來佔據國家意識形態地位的哲學家董仲舒,進行了實現這一結合的工作。董仲舒把儒學與後來逐漸被稱為儒家“陰陽學派”的學說聯絡起來,透過儒學強調和諧和穩定的框架對《易經》的內在聯絡的邏輯作出瞭解釋。董仲舒指出,自然界存在著對立面,但由各種卦所代表的對立力量是互補的,而不是矛盾的,它們一起構成了統一的整體。既然實現和諧和穩定是儒家追求的目標,那麼,陰和陽這兩種對立力量就應當為人類所駕馭,以便實現和諧和穩定。董仲舒直率地把陰陽理論糅合進儒學的框架內,對儒學的和諧概念和陰陽學說的對立概念都進行了微妙而又重要的修正:現在,和諧被看成是人類努力奮鬥所要達到的一種目標,而不再僅僅是世界的一種自然本性。由於把和諧當作有道德的人類活動的結果,董仲舒及其門徒為這種看法留下了餘地:即,如果順其自然的話,這個世界自然而然會充滿衝突,而且,按照儒學家所規定的價值標準,這個世界也是邪惡的。這樣一來,儘管儒家學說開始承認衝突不可避免,但它還沒有走得這麼遠,以至接納衝突會產生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主張,接受在解決衝突的過程中會不斷產生新的衝突的觀點。*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論 衝 突(4)
* 李約瑟透過研究朱熹和宋代新儒學,討論了科學與中國傳統中占主導地位的思維模式之間的關係,並得出結論:“朱熹的哲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有機論哲學,因而,宋代新儒家學說粗看起來,已達到了類似於懷特海的地步;但是並沒有經過與牛頓、伽利略相對應的階段。這樣,它們只體現與戰國時期道家和墨家思想家相類似的情形。據說,道家與墨家早於黑格爾而具有了辯證邏輯的萌芽,然而,它們卻沒有經過亞里士多德和蘇格拉底的邏輯階段。”見Science and Civiliza-tion,458頁。
這裡,我們看到,傳統中國兩個主要的哲學流派都認識到了對立面及其變化的關係的問題。儒學在漢代成為社會和政治領域裡佔統治地位的哲學,它們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