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以便窺視其防禦能力,為今後的空中或是海上打擊做準備。誠然,8月2日的襲擊事件發生在距離北越海岸28英里處,但那是因為在距離海岸10英里的時候,艦長改變了航向,掉頭離開,魚雷艦艇隨後尾隨至28英里處,然後才發生了交火事件。 。 想看書來
“北部灣事件”引爆越戰升級(14)
”不帶任何挑釁性質“?河內指責,美國控制的傀儡政府在7月30到31日炮轟了北越的兩個海港。在國務院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務院拒絕承認相關的軍事打擊,在8月4日和5日的新聞釋出會上,發言人麥克諾頓也對此予以否認。在其後的兩天,國務卿迪安·臘斯克和麥克諾頓在國會委員會舉行的秘密聽證會上,承認確有上述攻擊事件,但是仍然堅持,不應該把上述軍事行動歸結為美國的挑釁行為,也不應該認為是美國故意挑起北越的反擊,因為當時發動攻擊的都是”南越“軍隊,由南越海軍指揮,旨在阻止北越的滲透。這些分明是當眾撒謊。驅逐艦的指揮官不僅知道這些偷襲行動,而且還要求減少或是停止美國艦船的巡邏行為,因為據其估計,在南越偷襲北越後,北越可能會對美國船隻採取報復行動,但是他的要求被拒絕了。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行動根本就不是南越的軍事行動,也不是聯合軍事行動,而是完全由美國策劃的代號為34A的軍事行動。
麥克諾頓在國會作證時,曾詳細描述南越軍隊的反滲透軍事行動,可是南越軍隊的行動與這些軍事行動根本就是兩碼事。北越遭到突襲後,河內曾公開批評美國。美國的快速巡邏艇(中情局從挪威購置)參與了此次行動,艦上人員亦由美國僱傭。突襲的各個方面由美軍進行調控。在美國海軍的幫助下,中情局還為艦上人員提供培訓,僱傭船員。一些船員是直接從南越海軍中選拔的,其他一些船員是中情局在臺灣和亞洲其他地區的”精英“。這次軍事行動原來由中情局籌劃,後來由中情局和美對越軍援司令部聯合指揮。使用的都是外籍人員。這些人一旦被擒獲,也可”堅決否認“與美國有任何關係,但是該行動和美國海軍驅逐艦德索托號巡邏任務一樣,屬於美國策劃的軍事行動。更重要的是,北越的判斷沒有錯,這兩個行動在不同程度上相輔相成。首先,34A號突襲行動之後,北越的海岸防禦系統必定會全面啟動,此時德索托號行動就可捕獲到海岸雷達訊號,截獲北越軍隊之間的通訊,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美國國會透過的《東京灣決議案》,等於撕下了這場不宣而戰的戰爭的最後的*布。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是三軍總司令,而宣戰權在國會,如果國會此刻把這個權力授予總統,那就意味著戰爭。1964年底,約翰遜總統就曾把《北部灣決議案》解釋成等於對北越宣戰,說該決議賦予了他按他認為合適的方式進行戰爭的全部權力,所以,《北部灣決議案》實際上就是一份美國對北越的非正式宣戰書。
對北越進行公開的大規模轟炸,並透過了《北部灣決議案》,表明美國跨過了戰爭升級的一個關鍵門檻,從此,美國從幕後跳出來,赤膊上陣,直面北越,把數以萬計的美國小夥子推向了火線,越南戰爭將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成為美國直接進行的戰爭。
全民皆兵從8月5日開始,美軍艦載戰機展開對越南北方的”報復性轟炸“,越南北方立即作出了強烈反應。9月4日,越南*共和國外長春水致電日內瓦會議兩主席和各參戰國,揭露並譴責美國蓄意製造”北部灣事件“和進攻越南北方的罪惡行徑。9月9日,越南*共和國外交部發表宣告,嚴正指出”對越南*共和國的一切挑釁和侵略行動,一定會被全體越南人民強大的力量所擊敗。美國政府及其走狗必須對由於他們的好戰行動在這一地區所造成的一切嚴重後果負完全責任“。
“北部灣事件”引爆越戰升級(15)
面對美國強盜*裸的空中侵略,在勞動黨的號召下,越南首都河內的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嚴陣以待。在河內乃至整個越南北方,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轟轟烈烈地開展了群眾性的”三準備“運動,即隨時準備參軍、隨時準備戰鬥、隨時準備到任何地方去戰勝任何敵人的運動。在短時間內,河內有23萬青年,整個越南北方已有200多萬青年,要求參加抗美救國的戰鬥。婦女們正在開展一個”三承擔“運動,志願承擔繁重的工作。
在工廠、機關、高等學校和鄉村,自衛隊和民兵展開了緊張的戰鬥訓練。他們貫徹著”一手拿錘、一手拿槍“,”一手扶犁、一手拿槍“和”一邊學習、一邊準備戰鬥“的口號。高等學校的學生展開了負重行軍的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