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4/4 頁)
。“夥計們個個汗流浹背,褲衩上沾上了屎也顧不上換, 像傻瓜一樣挪動著。”一個美國步兵回憶說。“我才意識到我們準備去找另
一個小山頭時就遭到了襲擊,再找另一個山頭,又遭到襲擊,就這樣一直沒 完沒了。”傷亡率高達 30%。“這真是一個死亡之地啊。”報紙上引用一個
年輕士兵的話說。一些美國人急忙逃走了,成了“逃竄熱”的犧牲品。
7 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布萊德雷把他的地圖支撐在總統辦公桌前的一個 畫架上,開始進述局勢。他指出地圖上的各個部隊,標出美軍和韓國軍隊穿
越半島的陣線的長度並談到逐步撤退的必要性。他指出:希望在於繼續採取 拖延行動即一種最困難的軍事策略,一直後退到東南角並在那裡建立起一條
縮短了的防線為止。
美軍和韓國軍隊從烏山退至錦江,然後又退至臨時首都大田,並於 7 月
19 日(華盛頓時間 7 月 18 日)在那裡與敵軍展開一場激烈的逐屋巷戰。全 城一片火海,第 24
師師長威廉?F?迪安將軍失蹤了,有人報告說最後看見 他時,他正力圖用 0.45 口徑的軍用左輪手槍阻止一輛敵人的坦克。
各種出版報道把敵軍的自殺性攻擊描寫為北朝鮮人的“波濤”,一場“紅 色浪潮”。《華盛頓郵報》引用一個美國士兵的話說:“我們每打死 10 個人, 另外
10 個人又衝到山頭上來替換他們。”一夭早晨在布萊爾大廈吃早飯前, 杜魯門在《紐約時報》的頭版上看見 7 個被殺的美國士兵,他們都是北朝鮮
人的俘虜。他們被發現躺在路旁,雙手捆在背後,子彈從臉上穿過。
“這決非正統的戰爭。”《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記者瑪格麗特?希金斯 這樣寫道,她是到那時為止去採訪戰爭的唯一女性。
“掉隊的還在進來,他們是小批的筋疲力盡的人。”《巴爾的摩太陽報》 的一位記者在大田戰役之後幾天這樣報道:
理智和求生的慾望使他們穿過敵人的陣線,走過山間小路,通 過狙擊手出沒的村莊,來到安扎在雨水浸透了的河床上的營地。
一批 200 多人的隊伍走出來了,他們在星期四大田戰役之後被 迫退入丘陵地區。他們在拐彎抹角的山間小路上行走了 50 英里,穿
過敵對的村莊,在今日(7 月 22 日)拂曉才抵達安全地區。
另一批 25 人,在一名中校的帶領下,也於上午稍後時抵達這 裡。他們在開始時有 80 名身強力壯者,但只有這一個撮人自始至終
獲得成功,其餘的人因疲憊不堪而沿路掉隊了。
部隊繼續撤退,經過小白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