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4/4 頁)
皮鋪種在上面??
12 天之後,3 月 27 日星期四下午較晚的時候,杜魯門在基韋斯特呆了一 周後返抵華盛頓,他偕夫人貝絲驅車前往白宮,經賓夕法尼亞大街上的北門
進入白宮。
又值春季,大廈在黃昏裡顯得溫暖、喜慶,一樓每個視窗都閃耀著燈光。 這一天在前草坪上剛剛栽種的一棵群花盛開的大櫻桃樹成了喜慶的進一步標 記。
在北門廊下,幾名白宮工作人員、翻修委員會的成員和其他一些人正站 在門口等候著,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一群記者,攝影師和新聞紀錄片攝影記
者。在鐵柵欄外面的人行道上擠滿了行人,他們一邊鼓掌一邊高呼歡迎。
傳達室主任豪厄爾?克里姆站在門口迎接總統。看門人約翰?梅斯接過 總統的外衣,他是白宮的老看門人,自從威廉?霍華德?塔夫脫總統以來他 一直在這裡工作。
如同記者在他們的筆記本上草草記下的那樣,杜魯門從外面走進來,“皮 膚曬成棕褐色,看起來十分健康,顯然十分高興”。在離開白宮 3 年零 4 個
月後,美國總統又重返他在白宮的住宅。
大廈裡燈火輝煌,映得室內所有的東西——水晶枝形吊燈與紅色地毯、 窗玻璃、大理石圓柱、鑲有鍍金框架的鏡子——都在閃閃發光。木製地板像
擦亮的玻璃一樣閃亮。新上油漆的牆壁和天花板也閃耀著光輝。這種效果令 人暈眩。一切東西看起來和原來的差不多,然而更加光亮,更加寬敞、更加 完美。
與貝絲一起,杜魯門巡視了整個一樓。在白色和檸檬黃金色交相輝映的 東廳裡,安裝了用田納西大理石製作的新的壁爐臺,為的是向翻修委員會主
席、參議員麥凱勒表示敬意。廳內相對的兩個角落裡各有一架豪華的大鋼琴, 在遠處靠牆的地方有兩條新近得到的亞當長凳——是由愛丁堡的約翰?亞當 設計的 18
世紀的長凳。除這些外,廳裡沒有什麼傢俱,廳裡的鑲木地板在兩 盞水晶枝形吊燈的映照下亮得像玻璃一般,吊燈還掛在原來的位置,但形狀
的大小比原來稍微縮小了一些。綠廳曾經是傑斐遜的臥室,後來當作飯廳, 再後來成為接見外交使節的接待廳,它看上去與原來毫無差別,牆上貼著同
樣的絲綢牆面,還有同原來一樣的白色卡拉拉大理石壁爐,它是詹姆斯?霍 本於 1816 年定做的。然而,在藍廳門口的上方有一個新的總統印章,原先這
一印章刻在主門廳的地板上,但杜魯門堅持要把它移開,因為他不喜歡想象 到人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