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3/4 頁)
—拼力死戰的發展方向。也就算是開啟了。到時候,若是我大梁可以全據漢水、秦嶺。不給李淵南下的道路,李淵自然會轉頭去挑軟柿子捏,從王世充身上下手。
可是漢中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若是我軍把唐軍主力吸引在漢中戰場,他們就只有我大梁一個敵人可以打,就算打不過我大梁,也沒別的敵人可以就近攻擊,則只有我大梁承受李孝恭部的兵力。更何況,荊北四通八達,雖然如今人民凋敝,錢糧稀少,但是無論其產出再少,就因為交通便利,所以其人口兵源錢糧稅賦等等產出都可以輕易轉運支援其他戰場,朝廷自然要將其列為必爭之地。
而漢中雖然未曾經歷戰亂,眼下看上去富庶數倍於荊北,但其孤懸秦嶺群山之中,當地錢糧要想轉運到外地,損耗何止數倍?此處李淵得了,也沒辦法支援其他戰場,我大梁朝廷得了,也是一樣。既然如此,這種雞肋之地,何不等到天下大勢定鼎之後,再圖不遲?”
話題說到這一步,沈光是完全插不上嘴了,因為他是不管朝廷稅賦錢糧的,最多隻知道一些行軍行糧的運輸損耗大致怎麼算。當下只好虛心求教岑文字,岑文字倒是一五一十,條分縷析,很快讓沈光看明白了。
眾所周知,若是從成都走山路運糧到長安,出發十五石,路上就得吃掉十四石,只有一石可以運到長安。而從漢中出發到長安的話,雖然損耗比成都出發少了一個平方倍數,卻也是很可觀了——平均來說,起運糧食的規模,會是最終運到目的地的四五倍數量。也就是說,如果李淵佔領了漢中盆地之後,沒法就近利用漢中盆地的資源就地作戰,而是要把漢中的糧食運到關中後,支援關中戰場,那麼,就需要把漢中的產能除以五倍,才算是實際等效的產能。
漢中再富,再是未遭戰亂,其人均gdp能有荊北襄陽、南陽的五倍富麼?顯然不可能。所以漢中就是一根雞肋,漢中地區要想短平快的發揮出其軍事價值,就不能把它當成一塊資源輸出地,而必須是直接進攻的根據地,當年曹操原本想把漢中作為直接進攻西川的跳板,來一把短平快,但是失敗之後,馬上在楊修面前說出了“雞肋”之語,便是這個道理——只要不能直接用漢中作為跳板發起進攻的話,漢中就成了一塊垃圾資產,縱然市值高,卻沒有套現渠道。就好比拿了一張信用卡,沒有可以刷卡消費的地方,想去直接取現金吧,卻被套現的黑點老闆開價收取八成佣金。
“而且,還遠遠不止於此。漢中之地的錢糧兵源,李淵肯定是不甘心就這麼窩在那裡,只吃糧卻不作戰的。若是讓李孝恭只留下少數部隊死守葭萌關、主力卻走斜谷、子午谷重新回到關中,然後再出潼關用於荊北戰場的話,李孝恭部往返千里的山路糧草損耗也是頗為巨大的,李淵不一定捨得這麼好幾萬大軍輾轉白跑,說不定,便會在漢中就地尋找另外一個突破口宣洩其戰力。”
聽了岑文字這句話之後,沈光終於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他知道,眼下他要找機會再立點兒軍功的話,完全就在岑文字的提點之下了。
“漢中之地若是不能入川的話,還有什麼出路不成?還請先生明示!”沈光不知不覺,已經起身給岑文字斟茶了。
“便是此處——李孝恭出葭萌關未遂的話,就有可能沿著漢水,順流而下,直撲房陵,而後從房陵至新野,斷南陽後路,若是此路軍能夠成行,則我大梁在荊楚之地的地盤,便會被限制在江陵一線,僅能確保長江。而漢水流域,就會落入唐軍手中!”
“從漢中直接走漢水?這條路也太過行險了吧?漢水上游,夾束於秦嶺之間,水勢湍急不亞於長江三峽,雖然可通舟楫,卻是有進無退之勢,順流衝下來容易,一旦受挫後,幾乎沒有退兵的可能……李孝恭不會這麼冒險吧?”
“如果李孝恭只有獨木而支的話,自然不敢,可是若是他只是搶個先機,唐軍另有後續從潼關…武關源源而來的話,那李孝恭也算不上太冒險。沈將軍可能不知道,從漢中走漢水討伐房陵一帶,可不是異想天開,昔年便是有先賢設想過這條戰略的。”
“哦?倒是末將讀史書不精了,竟然不知史上有如此戰例……”
“不是戰例,只是方略,因為最後沒有實施。提出此方略的,便是蜀漢四相之中、繼諸葛孔明之任的蔣琬,蔣琬當年深感諸葛孔明的北伐之法太過依賴山間運糧,損耗巨大,無法成功,便在其任內挖空心思,想要找一條運糧便捷的討伐曹魏的辦法,最終便看上了從漢中沿漢水進攻上庸的路線,但是這條路線的弊端也是眾所周知,便如剛才沈將軍所言,有進無退。何況上庸不過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