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頁)
扁鵲再世,結果依舊不治而亡。孟賁因‘蓄謀弒君’,獲罪斬首,又被誅殺九族。”
眾人嘆道:“所謂伴君如伴虎,這孟氏力士平白受難,好不無辜。”
青衣興致盎然,道:“第四幅,喚做‘九鼎淪沒’也。戰國後期,周王室已然衰落不堪、再難把持天下牛耳。周顯王時,秦齊數國為了爭奪九鼎,不惜兵戎相見,正是混亂不堪。秦惠文王率軍奪鼎,卻被齊國抵逆,無奈退兵。
齊宣王垂涎九鼎,強勢攫取,危急之時,顏率挺身而出,以周王使臣身份面謁勸說,以未得路徑入齊之婉轉理由,避過厄難。其後戰亂紛紛,九鼎就淪沒於泗水之深深淵底,再也不曾上岸。”
黃松道:“想來也是不詳之物,沉淪了也好。”
楊起喟然一嘆,若有所思,道:“本非不詳,奈何人心險惡,貪婪無度,是以反倒生處無窮禍衍了。我看最後一幅,彷彿打撈之狀,莫非是在撈鼎不成?”
青衣笑道:“楊大哥所言極是。這第五幅紋案,正是‘泗水撈鼎’不假。言道那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巡狩天下,東行郡縣,上鄒嶧山,南登琅琊,歇足彭城。他聽說泗水之中,每每於月色清亮之時,人們徘徊沙灘,還能見到鼎之若現,不由喜出望外,又聽諂媚之臣阿諛奉承,遂以為他有德政,而引得大鼎自來投主,便命一千多水性極好的土人,盡皆潛入泗水尋覓。
苦苦探索,終究發現在深淵之中,尚有神州寶鼎一隻,於是下令撈鼎。好一番折騰,待鼎出水、士庶歡騰、俱呼萬歲之時,鼎中蛟龍陡然出現,一口將繩索咬斷,寶鼎將得而復失。此鼎若是忽現忽隱,正是不吉徵兆。其後不過幾年,陳勝吳廣起義、霸王高祖逞威,秦朝只傳得二世皇帝,便滅亡了。”眾人唏噓不已。
胡媚娘又問第二組圖畫,卻甚是簡單。卻是說那魯人秋胡,本在楚國為官,任光祿大夫一職,其妻羅敷自秋胡離家,立志堅守,與婆母靠農桑度日。二十餘年之後,秋胡衣錦歸故、返里省親,路過其妻,因相別日久月長,不便貿然相認,遂心生一念,以帶書人為名,肆意調戲逗弄。
羅氏不識,羞急駭然,挾上桑籃,憤而逃歸。待秋胡至家之時,羅敷與他見面,始知這無禮好色之人正是自己的丈夫,羞憤之下,懸樑自縊。秋胡母子急救。秋母知悉前後真相,責兒惘顧天地禮儀,要他誠意賠禮,如此夫妻方才和好,從此其樂融融。
胡媚娘聞言,恍然大悟,道:“羅敷?我知之,乃是大美人也。”
眾人踏進二進院子,祁恬與胡媚娘唉呀一聲,幾個踉蹌,便要跌倒,所幸被楊起左右攙扶,驚道:“你們這是怎麼了?”祁恬臉色蒼白,道:“不知為何,突然一陣眩暈。”
胡媚娘雙頰緋紅,悠悠道:“便好象眼前有無數金星亂冒,走動不得。”
燈芯道人略一思忖,道:“且將她們往後退卻一些。”不過數步,二女神志清晰,安然無恙,再往前走去,旋即又是氣血翻湧之狀,雙足癱軟,氣力不濟,難以壓抑種種痛苦,若朝後退,瞬間疾病全消,依舊康健。如此反覆幾次,莫不如此,不由面面相覷,大惑不解。
燈芯道人嘆道:“我明白了,這院中的圍牆,皆以風鋯之石砌成,無形之間,便有一道障礙。”
青衣恍然大悟,道:“是了,這風鋯之石秉性邪陽,但凡見了玄陰柔雌,莫不極力侵犯。若然如此,兩位姐姐萬萬不可進去。”
楊起憂心忡忡,急道:“不錯,你與黃松在外面好生照應她二人,裡面情形怎樣?我自與道兄進去細細打探。”
燈芯道人笑道:“託息斗大師之福,那上古神獸已然逃遁無蹤,一年半載,也不能迴轉。因此此地頗為安全,就是留在院外,也不會有什麼惡物騷擾胡為。只是你我進去之後,少不得要花費一些時刻,眼睜睜地在此等候,亦然睏乏,我看周圍空房甚多,一應物什俱全,何不教她們入內安歇?”
楊起大喜,道:“所言極是,我卻忘了。”祁恬最是天下好奇胡鬧之人,不知這二進院中尚有什麼奧妙,心癢難耐,只是為風鋯逼迫,雖然頗不情願,也只好袖手作罷,撅嘴對楊起道:“我陪伴不得,你凡事小心謹慎一些,休要粗枝大葉。”楊起微微一笑,示意無妨。
四人目送楊起與燈芯道人邁入圓門,衣襟飄飄,轉過假山,蹤跡全無,便自去尋找乾淨的廂房,推門打量,果真傢俬齊備,或女工,或花紅,或書籍,或園藝,各拾其好。
那邊的楊起二人,也進得一間屋子,窺探許久,未曾看見半扇屏風,不禁大失所望。燈芯見盆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