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文帝。
剽悍的匈奴人,對於中國的美女與豐厚的贈品,並沒有感恩戴德,婁敬不是早說過嗎:“匈奴是化外之人,不足以言仁義道德。”
劉恆繼任皇帝,匈奴人不但沒有上表道賀,反而磨刀霍霍。文帝三年(公元前一七七年),匈奴人對漢帝國發動了一次試探式的進攻,看看這位新上任的皇帝,究竟是燙手的山竽呢?或者只是個軟柿子呢?
匈奴軍隊在右賢王的率領下,從河南地(河套以南)向漢帝國屬地上郡發動進攻,匈奴騎兵所到之處,殺戮擄掠。平靜了多年的邊境,硝煙再起。
訊息傳到首都。劉恆震怒:漢帝國的土地,絕不可任由異族的鐵蹄所踐踏。
曾經追隨高帝劉邦討伐匈奴的名將中,現在還剩下週勃與灌嬰兩人,此時周勃已經被劉恆免職,而灌嬰則升任帝國的宰相。
灌嬰自然成為討伐軍總司令的最佳人選了。
灌嬰是漢帝國的開國功臣之一,年輕時是賣絲繒的商人,後來追隨劉邦南征北戰,頗有戰功。灌嬰曾與匈奴軍隊交過手,漢高帝劉邦當年北征匈奴時,灌嬰就是先鋒部隊的將領,在武泉、晉陽等地,三次擊敗匈奴的騎兵,並斬殺一名匈奴的將領。可以說,灌嬰是現役漢軍中,對匈奴作戰最有經驗的將領。
一支龐大的步、騎兵部隊迅速集結,共八萬五千人,由灌嬰擔任總指揮,浩浩蕩蕩,開赴邊關,準備與匈奴騎兵血戰一番。
但是狡滑的匈奴騎兵無意於漢軍決戰。
匈奴是個遊牧的民族,居無定所,而漢族則是農耕民族,這就使得匈奴人可以來無影、去無蹤,採取奇襲,讓漢帝國邊境居無寧日,以此來消耗漢軍的實力與鬥志。
匈奴右賢王得到訊息,漢軍八萬多的人馬開赴前線,他哈哈笑道:“漢軍企圖與我決戰,我偏不打,咱們躲得遠遠的。集結一支龐大的軍隊,可不是容易的事,師出無功,徒然耗費物資,不必開戰,拖垮漢軍便是。”
匈奴人一溜煙逃走了。
曾經在平城白登山被匈奴人圍困了七天的灌嬰把八萬大軍開到前線,又找不到匈奴人的影子,心中很是憤恨,就象一個大力士握緊拳頭,卻找不到打擊的目標。
劉恆面對匈奴入侵時斷然回擊的態度,使冒頓單于意識到,對大漢的領土,只可騷擾,不可覬覦。
但是冒頓單于準備玩一次心理上的進攻。
冒頓不僅梟勇,而且是心理戰的高手。在白登山下,他使用過心理戰術,使得劉邦自以為吃了一次大敗戰;在呂后專政時,他又再次使用心理戰術,以書信的方式,對呂后進行了一番汙辱戲弄,使得呂后最後不得不搖尾乞憐。
這次,他仍然以書信作為心理戰的武器。
一封來自大漠匈奴王庭的信到達了皇帝劉恆手中。
劉恆展卷一讀,只見信中寫道:
“前些時,皇帝提及和親一事,兩國皆大歡喜。可是漢帝國邊疆的守吏侵侮我右賢王,右賢王沒有向我請命,就聽從手下人的計謀,與漢帝國的守吏相對抗。這樣一來,便撕毀了兩國君王的盟約,破壞了兩國兄弟般的情誼,所以我便處罰了右賢王,命令他西向攻擊月氏王國。
賴上天福佑,兵強馬壯,得以夷滅月氏王國,月氏人非死即降,完全平定。樓蘭、烏孫等二十六個國家,望風臣服於匈奴,草原上引弓控弦的騎士們,現在都成為一家人。北方全部平定,至於南方的中國,我們願意收起武器,休養士卒馬匹。至於漢匈邊境衝突這一不愉快的事,就此了結,恢復兩國往日的盟約,使邊疆百姓得以安定。皇帝閣下如果不想匈奴人接近貴帝國的邊界要塞,就請下詔書,讓邊界的守吏與百姓遠離。”
這分明炫耀兵威!
這分明是恐嚇與威脅!
匈奴人在北方遼闊的草原、戈壁、沙漠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冒頓利用與漢帝國和親休戰的幾十年時間,全力向西擴張,勢力直抵西域與中亞,兵鋒所至,無不望風投降。
大漢帝國是在戰火中浴血誕生的,豈可令匈奴人氣焰囂張!
外柔內剛的劉恆,以不卑不亢、義正辭嚴的語氣,給冒頓回覆一信:
“單于準備不提前事,重修兩國盟約,我十分欣慰。和平相處,這乃是古代聖人的志向。漢匈兩國約為兄弟,所以贈送給單于的禮物甚為豐厚。違背盟約、破壞兄弟情誼,總是貴國率先挑起的,右賢王侵我邊境的事,我也不再追究,單于也不必深責了。如果單于願意履行來信的承諾,公開昭示百官,讓他們不可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